10月18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在天津正式掛牌成立。該公司注冊資本達10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第98家中央企業,也是國內首家專注于資源循環利用的中央企業。
股權結構看,國務院國資委、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各占20%,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各占10%。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的成立,是黨中央著眼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的業務將涉及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主要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并計劃每年廢鋼鐵的利用量達到2.6億噸。
此外,公司還將拓展報廢機動車、家電及電子產品等相關耐用消費品和退役風電、光伏產品的回收業務,推進退役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的高效利用。
通過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支持企業建設回收廢舊產品的逆向物流體系,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將致力于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水平,推動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持續提升。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將著力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打造全國性、功能性的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公司將以央企資源整合為先導,逐步深入推進國內相關產業整合,建設全國再生資源利用綜合服務平臺。
動力電池回收也是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拓展業務范圍內。在這方面,國家的目標與規劃是明確的。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指明動力電池回收方向。
2024年,國家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對比往年,該政策提到,積極開展針對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再生利用技術、設備、工藝的研發和應用,努力提高廢舊動力電池再生利用水平,通過冶煉或材料修復等方式保障主要有價金屬得到有效提取回收。
其中,銅、鋁回收率應不低于98%,破碎分離后的電極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雜質鋁含量低于1%,雜質銅含量低于1%;冶煉過程鋰回收率應不低于90%,鎳、鈷、錳回收率不低于98%,稀土等其他主要有價金屬綜合回收率不低于97%,氟固化率不低于99.5%,碳酸鋰生產綜合能耗低于2200千克標準煤/噸;采用材料修復工藝的,回收利用的材料質量之和占原動力電池所含目標材料質量之和的比重應不低于99%。
此外,國家還發布了《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和《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進一步推動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前者強調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溯源管理,建立健全相關標準體系;后者則鼓勵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的更新,推動退役動力電池的交售與回收利用。
從政策導向來看,國家將明確動力電池全鏈條的回收責任,加強標準建設,并推動技術創新。技術發展趨勢方面,電池護照制度、智能化自動化拆解技術以及資源化高值化利用技術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
截至2024年5月,164家汽車生產和77家梯次利用企業在全國31個省(市)設立了由工信部認定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15446個,對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行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其中,梯次利用企業的回收網點1344家,汽車生產企業的網點14102家。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數量方面,工信部正式公告的前五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共計148家,其中梯次利用企業85家,再生利用48家,綜合利用企業15家。
工信部年初指出,2024年主要品種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量要穩中有升,完善新興固廢利用體系,力爭年綜合利用廢舊動力電池量在26萬噸以上。廢舊電池回收行業仍在不斷壯大,并走向規范。
但值得關注是,在目前鋰電池價格處于低位時期,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面臨經濟性挑戰。回收企業利潤空間大幅壓縮,部分小作坊面臨虧損和出局風險。正規回收企業需加強技術創新,以提升廢舊電池回收的盈利空間。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