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空間科學研究水平整體躍升;2035年重點方向躋身國際前列;2050年重要領域國際領先,成為世界空間科學強國。
10月15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發布了《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提出我國空間科學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
為什么要制定這一規劃?
“空間科學是航天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探索宇宙奧秘、拓展人類認知邊界的同時,也有力帶動空間技術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赤飚說,近年來,我國空間科學進入創新發展的“快車道”,但與世界航天強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為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我國凝聚全國空間科學領域專家學者智慧,歷時2年多,編制了《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相關領域的50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了規劃編制。
“這是我國首個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將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開展空間科學研究的依據,有助于進一步統籌國內相關科研力量、凝練部署重大科技任務、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從而使我國在有基礎、有優勢的領域盡早取得世界級重大科學成果。”丁赤飚說。
規劃部署了哪些空間科學研究內容?
丁赤飚介紹,規劃提出了我國擬突破的“極端宇宙”“時空漣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5大科學主題和17個優先發展方向。
“極端宇宙”主要是探索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揭示極端宇宙條件下的物理規律。
“時空漣漪”主要是探測中低頻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揭示引力與時空本質。
“日地全景”主要是探索地球、太陽和日球層,揭示日地復雜系統、太陽與太陽系整體聯系的物理過程與規律。
“宜居行星”主要是探索太陽系天體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開展地外生命探尋。
“太空格物”主要是揭示太空條件下的物質運動和生命活動規律,深化對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等基礎物理的認知。
規劃還形成了我國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路線圖。
至2027年,運營中國空間站,實施載人月球探測、探月工程四期與行星探測工程,論證立項5至8項空間科學衛星任務。
2028年至2035年,繼續運營中國空間站、實施載人月球探測,論證實施國際月球科研站等科學任務,論證實施約15項空間科學衛星任務。
2036年至2050年,論證實施30余項空間科學任務,重要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空間科學是航天國際合作的主渠道,和平利用外空關乎全人類的福祉,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院士說,我們將深入推動多種形式的空間科學國際合作交流,讓空間科技成果更好更多地造福人類。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