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發改委針對《關于加快發展我市氫能產業的建議》進行答復,其中指出下一步將氫能源產業作為核心組成部分納入全市新能源發展規劃,依托智能制造產業基礎好和創新能力強的優勢,主動融入長三角氫能產業布局,加快推動氫能產業發展布局,努力搶占氫能新技術、新產業發展制高點,打造長三角知名的氫能產業發展高地。
原文如下:
關于對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委員提案第0125號的答復
常發改復〔2024〕第126號
民盟常州市委員會:
《關于加快發展我市氫能產業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常州聚焦產業強市,智能制造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已成為我市地標性產業,為我市氫能全產業鏈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一、基礎產業實力雄厚
裝備制造方面,目前已形成了具有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的裝備制造體系。2019年,我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材料方面,我市已形成涵蓋石墨烯裝備、材料制備、復合材料等領域的產業布局。2022年,我市新型碳材料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新能源方面,理想汽車、寧德時代、天合光能等一大批鏈主企業在常深耕發展,帶動形成全鏈條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其中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達97%,光伏產業基本覆蓋除上游硅料生產以外的產業鏈所有生產制造環節。2023年,我市新能源戰略性產業集群入選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示范。
二、創新體系初步形成
圍繞氫能發展全產業鏈,常州初步形成“企業創新為基礎、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核心技術攻關方面,龍城精鍛填補了氫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的國內空白;藍博氫能源專注于氫氣制取系統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江蘇源氫新能源聚焦氫質子交換膜研發、生產;常州翊邁新材料獲批2022年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項目。產學研融合方面,依托常州大學、科教城等載體,我市建成投運了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產業研究中心等10多個行業平臺,加速研發孵化與成果轉化。常州氫能源產業協會、新譽集團氫能產業研究院組建成立。
三、產業鏈條初現雛形
目前,我市在廢氫資源化利用、綠氫生產、高壓儲氫瓶制備、固態儲氫、氫氣儲能、低溫儲運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氫能軌道交通、氫能單車等領域進行了前瞻性布局,已初步形成了“制、儲、運、用”氫能產業鏈的雛形。集聚區域方面,產業主要集中在武進、新北兩地,武進依托“常州氫灣”在氫產業技術研發、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氫制取系統研發等方面集中布局,新北依托濱江化工園在氫回收、氫儲備、氫動力產品研發等方面集聚企業。示范應用方面,永安行投運全球首個大規模“氫能自行車系統”;中車戚機廠下線國內最大功率的氫燃料混合動力機車,初步具備市場推廣、商業化應用的產品競爭力。
四、下一步重點工作
(一)加強產業頂層設計。將氫能源產業作為核心組成部分納入全市新能源發展規劃,依托智能制造產業基礎好和創新能力強的優勢,主動融入長三角氫能產業布局,加快推動我市氫能產業發展布局,努力搶占氫能新技術、新產業發展制高點,打造長三角知名的氫能產業發展高地。
(二)推動產業集中集聚。推動行業優質資源要素集中集聚,引導各板塊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形成協同有序、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產業“拼圖”。推動在常企業前瞻布局氫能源賽道,重點發展制氫儲氫、燃料電池、氫能源汽車、氫能單車等,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氫能全產業鏈集群。
(三)提升產業創新能力。聚焦氫能產業鏈“卡脖子”問題,加快突破綠色制氫、氫氣儲運、氫燃料電池及系統應用關鍵技術。加快在氫能產業鏈上下游關鍵材料和零部件實現突破,培育一批國內領先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
(四)建設示范應用場景。推進車輛領域示范應用,拓展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客車等市場空間。推廣氫燃料電池重型車和物流車示范應用。穩步開展能源領域示范應用。推進鋼鐵行業氫能替代,鼓勵引導化工企業加大氫能替代化石能源力度。
(五)完善產業發展生態。建立健全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多元化資金投入體系。推動氫能創新載體和專業人才相互支撐、協同發展。拓展人才引進通道,鼓勵和支持企業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人才管理機制,吸引國內外氫能領域“高精尖缺”領軍人才和技術團隊向常州集聚。
簽 發 人:沈莉
經 辦 人:范理
聯系電話:85681065
常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4年9月23日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