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下,國內汽車市場消費熱情被進一步激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0%,消費者的購車熱情持續高漲。在這一背景下,各大車企紛紛響應政策號召,持續推出了一系列促銷活動。
由此可見,政策的持續發力,為消費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優惠,也為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專家認為,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的進一步優化和市場的不斷擴大,國內汽車市場有望繼續保持穩健增長。
政策效應顯著,市場反響熱烈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12時,汽車“以舊換新”信息平臺累計登記注冊用戶數超164萬個,收到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超110萬份。汽車“以舊換新”穩步有序推進也帶動了汽車銷量增長,特別是9月以來呈加速增長態勢。9月1日到15日,全國乘用車零售82.8萬輛,同比增長1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零售44.5萬輛,同比增長63%。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鄒蘊涵表示,隨著一系列政策的落地落實,汽車消費活力不斷增強,汽車消費指數已經3個月連續走高,顯示出政策效力進一步釋放。
記者發現,隨著新一輪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愿顯著增強。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9.2萬輛和11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6%和30%,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已經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4.8%。截至今年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0.8萬輛和70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和30.9%,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37.5%。
“隨著汽車報廢更新政策加力效果逐漸顯現,疊加地方置換更新補貼政策陸續生效,預計將對后四個月汽車市場起到促進作用。”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認為,汽車行業即將迎來“金九銀十”的傳統銷售旺季,多地將舉辦秋季車展,各大車企也在持續不斷推出新產品,將有助于進一步釋放市場消費活力。
車企積極響應,促銷活動豐富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傳統燃油車的普遍換車周期在6~8年,新能源汽車換車周期為3~5年,預測今年乘用車市場消費增量將有40%來自“以舊換新”,以去年2600萬輛的乘用車銷量計算,今年大約有1000萬輛乘用車銷量將來自“以舊換新”。
根據最新國家汽車報廢補貼政策,報廢符合標準的舊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由原來補貼1萬元提高到2萬元,報廢符合標準的舊車并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由原來補貼7000元提高到1.5萬元。
記者梳理資料發現,全國幾乎所有省份均已出臺并落實汽車置換補貼政策。在政策端持續發力的同時,為備戰“以舊換新”,各大車企紛紛推出了相關促銷活動,在地方補貼的基礎上,疊加企業補貼進行積極促銷,進一步激發了市場的消費熱情。
據了解,為加大市民對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參與度,比亞迪在“2024羊城市民‘以舊換新’消費節”期間大派福利,針對王朝網、海洋網各車型,推出換新購車政策。其中,比亞迪海洋25款宋PLUS DM-i和王朝秦L DM-i置換補貼最高25000元。購車用戶在享受綜合置換補貼的同時還可享受“0首付”“0利息”“0月供”的金融政策,讓車主的舊車換新計劃變得更加輕松可行。
作為企業下半年的關鍵發力期,為了進一步促進銷量增長,今年8月,極狐汽車已推出最高10萬元的置換補貼政策,其中,極狐汽車公司承擔8萬元。具體車型包括極狐阿爾法S/T森林版(含PRO)、極狐阿爾法T5、極狐阿爾法S5、極狐考拉S等。
與此同時,廣汽埃安作為本土汽車品牌,在廣州市補貼政策的基礎上“碼上加碼”,為旗下AION Y Plus (不含YY)、AION S MAX、第二代AION V、AION LX Plus四個車型,額外提供了3000元至10000元的置換補貼。疊加“政企雙補”后,消費者在廣州置換埃安時,可享受至少1.2萬元起的總補貼,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
“今年一直有換車的念頭,原來的車也開了10多年了,報廢補貼加上廠家給的補貼省了快3萬元,就入手了一輛新能源車。”剛購買新車的消費者陳先生說。
為市場注入新活力,有望帶動銷量增長
當前正值“金九銀十”的汽車銷售旺季,在政策支持和企業積極舉措的雙重助力下,或有望為汽車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更多增長的可能性。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汽車報廢更新政策進一步發力,以及地方“以舊換新”政策陸續出臺,國家呼吁反“內卷”后終端價格也開始趨穩,消費者持幣觀望情緒進一步緩解,整體車市熱度有所回升。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認為,多省市的乘用車“以舊換新”補貼(置換更新)細則陸續發布,單車補貼范圍集中在1.5萬元左右。汽車報廢更新加力推進,疊加地方置換更新補貼政策陸續生效,預計對后四個月的乘用車市場將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預計9月銷量將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
有相關人士透露,汽車“以舊換新”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主機廠商、平臺等多方協同配合。目前,市場中仍然存在舊車評估體系和估值模式不成熟、不透明,相關流程鏈路相對復雜,消費者對政策了解不足等諸多堵點難點亟待破解。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