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記者來到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以下簡稱“張北柔直工程”)中都換流站。中都換流站是張北柔直工程的重要送端換流站,張北充沛風光產生的綠色電能在此匯集,源源不斷送往北京。
風起風止,日升日落,新能源的隨機性、波動性特征使得其大規模并網消納成為世界級難題。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是能源有效駕馭和高效轉換最關鍵的技術之一。2020年6月,張北柔直工程正式投運。該工程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并助力北京冬奧會場館實現綠電全覆蓋。
正值用電高峰,中都換流站迎來運維保電工作“大考”。
謝子豪是中都換流站值班長,他與同事正在站內進行設備巡檢。“我們主要是對設備及設施的外觀、聲響和換流站運行環境等方面進行檢查。”謝子豪告訴記者,他們以傳統人工的形式,對站內設備分區域進行每天一次的例行巡檢,全面巡檢每月一次,確保設備在大負荷下依然能夠安全穩定運行。
巡檢過程中,謝子豪還對部分設備進行紅外測溫。“紅外測溫主要是針對額定電流較大或易發熱的設備,如套管的引線接頭、線夾等很容易出現發熱缺陷,現在我們測量設備的溫度均在正常范圍內。”謝子豪介紹。
“作為直流電和交流電相互轉換的橋梁,柔性直流換流閥被稱為柔直工程的‘心臟’。”指著高大的換流閥閥塔,謝子豪說,一座閥塔由132個子模塊組成,全站共有24座這樣的閥塔,是柔性直流項目中技術含量最高、挑戰最大的主設備之一,也是中都換流站運維呵護的重點對象。
為設備“把脈問診”,消除隱患。今年6月初,中都換流站進行換流閥整塔加壓定量測量,對單臺換流閥132個子模塊一次性加壓測量,定量得出的數據顯示換流閥閥塔處于健康狀態。“我們首創了換流閥整塔加壓測試技術,檢修的效率提高了17倍以上。”謝子豪表示。
在換流站內,記者看到一臺高約1米、帶有4個輪子的機器人(9.670, 0.20, 2.11%)正沿著巡檢路線緩緩移動,而且不時停下,對著空中的電力設備進行拍攝。
“人工巡檢不能靠設備、儀表太近,對高空儀表、設備存在盲區。用智能巡檢機器人,能起到輔助作用。”謝子豪對這個2023年到來的“小伙伴”十分滿意。他說,智能巡檢機器人集成了紅外熱像儀、可見光攝像機等,能夠在全天候條件下,通過精確的自主導航和設備定位,以全自主或遙控方式,完成預先設定的任務,對換流站進行全方位巡檢。
中都換流站還有一雙雙“千里眼”,即便是運維人員、智能巡檢機器人到不了的地方,也逃不過它們的“目光”。在主控室的大屏幕上,記者看到集中監控系統實時顯示著各項設備的運行數據。“系統接入了上萬個傳感器的信號,這些傳感器就像換流站內的神經末梢,靈敏感知運行狀態,實時反饋瞬變信息,保障迎峰度夏綠電安全供應。”值班員王一碩介紹。
借助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中都換流站還是一座“會思考”的換流站。王一碩打開換流站數字孿生系統,一座高仿真的虛擬映射換流站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從外部環境、建筑外觀到建筑內部結構,甚至每一件獨立設備,都三維可視。
“換流站的幾乎所有細節在系統上都清晰可辨,所有運行參數一目了然。利用自主算法,所有的數據匯聚后經過系統‘大腦’智能分析,可幫助我們快速處理換流站遇到的各種問題。”中都換流站站長王大中說,依托換流站數字孿生系統,他們實現了全站設備在線監控和隱患快速處置。
王大中說,在運行中,換流站不僅能自主監測,還可以主動防御。在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時,系統“大腦”可實現“雙向循環復診”,對動態數據以及歷史數據進行研判分析,實時診斷、分析和告知設備的健康狀態以及異常發展趨勢,輸出差異化、精細化的檢修策略,由預防性檢修轉向預測性檢修。
一項項創新突破助力綠電進京。截至8月10日,張北柔直工程已安全運行1503天,向北京累計輸送綠電331.17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