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國家發改委 國家能源局 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的通知》,鄉村振興的大旗正式拉起,我國各地紛紛響應政府號召。
根據《中國農村政策與改革統計年報(2022年)》的最新數據,全國行政村共計約 54.5萬個,假如選擇其中具備條件的10萬個村莊,在田間地頭、村前屋后、鄉間路等零散土地上安裝4臺5兆瓦機組,就可實現 20億千瓦的風電裝機,發展潛力巨大。
據北極星風力發電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共計9地印發相關文件,分別為甘肅(試點49萬千瓦)、內蒙古、寧夏(試點35萬千瓦)、陜西、山西(200萬千瓦)、湖北(試點100萬千瓦)、安徽(200萬千瓦左右,力爭2026年底建成投運)、江西(先期試點,力爭3-5年完成200萬千瓦左右)和云南。
超784萬千瓦!
試點先行 風電環保是前提
在早前風電開發建設的高潮期,由于生態紅線、林地占用等沖突,在禁建風電的區域,項目整改、風機拆除遷移帶來的影響和造成的成本損失巨大。
通過梳理這9地文件可以看出,多地文件明確提出項目建設以符合用地和環保等政策為前提,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不涉及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等基礎上,確保風電開發與鄉村風貌有機結合。
在具備條件的縣(區)農村地區,選擇條件成熟的項目先行試點,堅決杜絕“化整為零、一哄而上”,合理有序開發。綜合當地用電需求、電網承載力、資源條件以及要素保障等現狀條件,選取重點縣、重點村開展鄉村風電開發試點示范,總結經驗和開發共享模式,逐漸穩步推廣。
9地區“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相關政策文件一覽
此前除環保外,風電與當地農民、噪音等沖突也時有發生,影響項目開發建設進度。
文件指出,要重點關注項目對周邊生產、生活、生態可能帶來的影響;鼓勵技術創新,推廣采用適宜鄉村環境的節地型、低噪聲、高效率、智能化的風電機組和技術,實現工業與農業協同互補,深度融合。
權限下放
探索核準轉備案制
眾所周知,風電項目建設涉及土地,林業,環保,生態,軍事,文物等相關部門,審批手續程序復雜,辦手續需要各部門批準,審批周期長。
2022年5月3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明確將推動風電項目由核準制調整為備案制;以新能源為主體的多能互補、源網荷儲、微電網等綜合能源項目,可作為整體統一辦理核準(備案)手續。
這是國家層面首次推動風電項目由核準制調整為備案制,也是產業一個大的轉折點,此后河北張家口市、吉林、西藏、云南正式發文推出/推動備案制,這將極大簡化開發商的項目開發審批環節,降低開發商的審批成本,節省審批時間,利好風電項目推進,也將使風電下鄉-分散式風電項目的推進工作變得更加靈活。
此次山西、甘肅明確發文提出要探索核準制轉備案制,安徽雖未說明,卻也提出要優化審批程序,各地應優先支持鄉村振興風電項目建設,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提供“一站式”服務,依法加快辦理鄉村振興風電項目核準、規劃許可、土地使用、環評、水土保持、電網接入等手續。
圖片來源:《千鄉萬村馭風行動風電項目實施手冊》
目前,我國的風電開發核準權限已由國家能源局下放至各省,根據不同省份的現實情況,有些省份將權限進一步下放至市級甚至縣級,以此為基礎,當前的核準權限層級或將成為后續試點備案的層級。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甘肅、內蒙古、河北、山東、浙江、廣東、天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地方核準權限已經下放至市(區)。
金融支持 收益共享
推動鄉村“風電+”融合發展
風電賦能綠色發展,隨著“風電+”產業融合發展大勢,在此次鄉村振興的熱潮中,也有地方明確指出,要推動鄉村“風電+”發展。
目前風電已經進入全面平價時代,在競價更低價情形下,安徽省風電鄉村振興工程總體方案提出要加強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按綠色能源、鄉村振興等優惠貸款政策給予鄉村振興風電項目支持,創新投融資方式,在融資、貸款、利率等方面予以優惠支持,保障項目融資需求。
從開發模式來看,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風電投資建設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機制,鼓勵支持村集體依法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等方式參與項目建設,并按約定分紅,推動構建“村里有風電、集體增收益、村民得實惠”的風電開發利用新格局。
有業內人士測算,按照6%-8%左右的投資收益率計算,農村風電開發過程中一臺風機的發電量一年收益約在百萬左右。由于風電項目占用的土地面積并不大,一臺風機一年內給村集體帶來的增收約在5-10萬元左右。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