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余米高空,如何對風機塔筒進行檢測?近日,智檢1號機器人的“上崗”讓這項任務完成得更加安全高效。此款機器人由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中唐電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唐電咨詢公司”)研發。其工作原理與CT透視相似,成功實現了對風機塔筒涂層下焊縫缺陷的精準定位、快速檢測,成為我國首個在役風機塔筒焊縫自動檢測機器人。
“智檢1號將新型組合檢測理論與智能系統相結合,取得了應用技術、智能識別、工藝創制、設備研發等方面的突破,填補了我國國內風機塔筒焊縫缺陷漏磁自動化檢測領域的空白。”智檢1號研發團隊負責人韓振華說。
風機塔筒主要通過卷板焊接成筒,再由多筒分段焊接而成。焊縫是塔筒的力學性能薄弱區域。風機在野外惡劣環境下運行,受復雜載荷和大氣腐蝕等多重因素影響,焊接接頭處極易產生疲勞裂紋,嚴重威脅塔筒結構健康。
日前,記者在實驗室見到了1∶1智檢1號模型機。“機器人底部安裝了激光輪廓循跡儀、陀螺儀。這些儀器能夠確保機器人對焊縫的實時跟蹤和對位置的自動調整。”中唐電咨詢公司監檢項目管理部部門經理張皙說,“機器人底盤的數字圖盤模塊,相當于一個微型雷達,可對焊縫情況進行即時掃描和觀測。”
中唐電咨詢公司監檢項目管理部責任師張長虎介紹:“智檢1號可以自動跟蹤焊縫軌跡,即使在縱縫與橫縫交匯處,也能靈活自如調整走向。”相較于吸附式機器人或人工檢測,智檢1號以三輪式超強磁吸進行攀爬檢測,在百余米高的塔筒上走得穩、測得準,能大幅降低風機塔筒的維護成本,延長塔筒使用壽命。
依托多年來在金屬無損檢測、焊縫質量檢驗方面的經驗和特長,研發團隊為智檢1號裝備了多項創新性技術和智能算法,以確保這輛長80厘米、寬60厘米、厚45厘米的“小車”在高空作業中定位精準、運轉絲滑。
為避免出現傳感器與塔筒面不貼合的情況,研發團隊采用了固定減震與傳感器分離的構造方式,同時輔以萬向輪把握方向,以滿足機器人隨時靈活轉彎的需求。而手持遙控平板,則讓工作人員能即時看到焊縫輪廓、設備參數、傳感器采集的最新數據,做到對焊縫情況一覽無余。
智檢1號不僅可以完成對風機塔筒焊縫的檢測,還可以應用到對船舶、管道、鋼結構等的焊縫檢測中,甚至可以推廣至電力、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的金屬設備檢測中,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巡檢等環節應用潛力巨大。
“推動建立在役風電、光伏全生命周期體檢檔案,不僅是應用智檢1號的未來計劃,更是一項助推能源行業提質增效的開拓之路。”中唐電咨詢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亞冬說。
中唐電咨詢公司將繼續打造“機器人+”系列產品,在持續推進機器人輕量化、小型化、全自動智能化的同時,拓展其應用功能,加大應用數據積累,深入開展應用創新。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