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峰,今天兒子給你畫的什么?”7月24日下午,華北油田采油四廠應急搶險站作業三隊技術員余峰還沒走到辦公室,就被隊長宋振海半路截住問道。
余峰低頭看看手腕上貼紙,露出暖心一笑,頭一天的回憶瞬間涌上心頭。
7月22日中午12點,正準備回家給兒子做飯的余峰剛走出辦公樓,一個電話卻攔住了他下班的腳步。
“余峰,京 6 井急需一個 7 寸的封隔器,啥時候能送來?”余鋒毫不猶豫地回應道:“我現在聯系,盡快送到,絕不能耽誤你們后續的工作!”
余峰迅速來到庫房。歷經半天驕陽的炙烤,庫房宛如一個熾熱的大烤箱,悶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余鋒和司機齊友明合力將重達 200 多斤的封隔器抬至庫房門口,僅僅這幾米的路程,兩人已然汗流浹背,汗水順著額頭、脖梗往下流淌。余鋒隨手用胳膊擦拭額頭的汗珠,臉上立馬黑了一道。
余峰望著胳膊上灰黑色的印記,隱約還能看到“生日”兩個字,這才意識到,胳膊上兒子給他留的“記號”,在汗水下暈開了,隨著擦拭額頭染到了臉上。
余峰在工作上是個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不是上井忘記吃飯,便是下班點還在為次日的施工做準備,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兒子在家休息時,都會在余峰的手腕上“做記號”,有時是一張暖心貼紙,有時是鐘表涂鴉。而今天的記號是提醒他別忘了兒子的生日要早點回家。余峰鼓足干勁,兩人一抬一拽,終于穩穩地將封隔器放置到了車箱里。一個小時后,封隔器已送到京6井現場后立馬趕回了家。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余峰依然忙碌在工作崗位上。每次看到手腕上的“記號”,他就仿佛感受到了兒子的關愛和支持。而在那“記號”的背后,蘊含著的是無盡的親情和對工作的執著堅守。
“讓我們看看吧?”余峰的思路被聽說“記號”趣事的宋振海催促聲拉了回來。
“好好工作。”余峰笑著回答后笑著向值班車走去。(通訊員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