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胡薄介紹了山東全力打造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區情況。
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能源轉型底色更“綠”。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以堅定決心、務實舉措加快能源結構優化調整。一方面,扎實推進清潔能源躍升發展。膠東半島核電、海上風電、魯北風光儲輸一體化等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加快建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發電量實現三年“雙翻番”。截至6月底,裝機達到1.007億千瓦,成為東部沿海地區首個過億省份,占比達到45.6%,年底將歷史性超過煤電。光伏裝機6353.7萬千瓦,連續七年居全國第一;核電在運在建裝機1180萬千瓦,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投入商運,國和一號示范工程順利實施,石島灣擴建一期工程開工在即;海上風電新增規模連續兩年全國第一,累計建成481萬千瓦,躍居全國第三;新型儲能規模521.6萬千瓦,居全國第一。另一方面,扎實推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快煤電行業轉型升級,統籌大型煤電規劃建設、落后小煤電關停并轉、供暖燃煤鍋爐清潔替代,推動煤電裝機占比持續下降,從高達80%降至48.2%,正由主體電源向支撐性調節性電源轉變。有序推進燃機規劃建設,華電青島2×50.5萬千瓦示范項目建成投運,實現重型燃機“零突破”。
二、堅決端牢“能源飯碗”,能源供應韌性更“強”。統籌省內與省外、增儲與穩產,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能源根基。一是抓好煤炭增產穩供。煤炭產量穩定在8700萬噸左右,迎峰度夏期間日均產量23萬噸以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達到1800萬噸、居全國前列。截至6月底,實物儲備達到607.9萬噸,主力電廠存煤1106.9萬噸、可用天數33天以上。二是強化電力支撐保障。建成投運華汪熱電、信發9號機組等支撐性電源。截至6月底,發電總裝機達到2.2億千瓦,其中煤電1.06億千瓦,均居全國第二位。持續加強運行管理,全力爭取外電供應,上半年,省內發電、省外來電分別達到3341.1億千瓦時、669.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5.3%。三是推進油氣增儲上產。原油產量穩定在2200萬噸左右、占全國產量1/10。全力打造千萬噸級沿海LNG接卸基地,煙臺龍口等3個LNG接收站開工建設,青島董家口二、三期擴建工程建成投運,沿海LNG接收能力由600萬噸提升至1100萬噸。
三、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能源科創水平更“高”。瞄準世界能源科技前沿,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為能源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一是加快技術突破。近三年來,全省能源領域共187個項目納入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推薦目錄,其中38個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7個填補國內空白。世界首臺630℃國家電力示范項目有序推進,全國容量最大新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并網發電,國內首個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范工程建成投運。二是加快政策創新。聚焦分布式光伏、新型儲能、充電基礎設施等領域,精準施策、試點示范,提高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納和綜合利用水平。制定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運行規則,推動威海碳纖維產業園、濱州魯北智慧產業園等示范項目加快實施。出臺地熱能開發利用指導意見和配套實施政策,選取32個項目、166口開采井進行試點。三是加快產業培育。引導創新資源和產業資本融合發展,規劃布局煙臺蓬萊、威海乳山、東營經開區3大風電裝備產業基地;推進核電裝備產業向煙臺、威海集聚發展,打造世界一流核電產業基地;引進欣旺達、中儲國能等頭部企業,打造棗莊“新能源電池名城”、泰安千萬千瓦級“儲能之都”;在濟南、青島、臨沂超前布局鈣鈦礦電池等重點示范項目,力爭盡早實現產業落地。
四、厚植人民至上的情懷,能源普惠民生更“實”。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站穩群眾立場,滿足用能需求。一是扎實推進清潔取暖工作。整合釋放大型高效熱電聯產機組供熱潛力,積極發展跨區域長距離供熱技術,推廣泰熱入濟、聊熱入濟模式。投運全國首個跨市域核能供熱工程,實現清潔供暖1250萬平方米。二是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設備大規模更新改造,重點支持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截至6月底,全省各類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到73.9萬臺,同比增長109.3%。三是實施農網鞏固提升工程。持續完善農村電網網架結構,提升電力服務水平和供電可靠性。“十四五”以來,全省農村電網累計完成投資309.75億元,戶均配變容量由2.65千伏安提升到3.08千伏安,有力有效推進鄉村振興。
中國式現代化對能源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山東將深入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全面深化能源領域改革,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全力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貢獻能源力量。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