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企業,既不是有宣傳需求的整機或部件商,又不是業績透明的上市公司,更不是專注當“甲方大大”的開發商,卻在風電領域的一個細分環節中掌握了無可匹敵的技術實力,擁有令人瞠目結舌的產品業績。這些企業還有三個共同點:那就是橫跨風電與其他工程領域,且是強大的“中”字號企業,并且是技術研究院出身。篇幅有限,我們先介紹三家在風電領域的“低調王者”。
第一位:中海油研究總院
今年2月,由中海油研究總院獨立設計的16~18MW張力腿浮式風電基礎取得美國船級社(ABS)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這也是國內首個張力腿型式浮式風電基礎的AIP證書。
我們知道,漂浮式機組目前公認有四種基礎形式,其中半潛浮式和張力腿式在我國最有發展前景。半潛式技術相對成熟,我國引領號、扶搖號、海油觀瀾號及國能共享號均采用此類技術。而張力腿卻尚無應用,國際上也僅有SBM一家公司完成樣機建造。中海油研究總院船型由立柱、浮箱和撐桿組成三角形穩定支撐結構,實現構件強度和建造難度相平衡,系泊基礎采用高承載抗扭共享型式,國產化程度高。
而就在去年年底,法國BV船級社向中海油研究總院的粵東15MW以上級半潛漂浮式風機浮體基礎方案頒發原則性認可(AIP)證書。因此,目前中海油研究總院已經具備了最適合我國的兩種漂浮式基礎的設計研發能力。
中海油研究總院高層此前對外表示,中國海油將針對面向工程的一體化耦合設計等技術難題,瞄準商業化的輕量級半潛漂浮式船型等研究方向,以原創技術支撐漂浮式風電技術高端產業鏈建設,為國家輸送深遠海平價清潔電力,踐行國家”雙碳”戰略。
第二位:中電建水電四局
在我國風電塔筒制造業中,也有一家企業“大隱隱于市”。它就是中國電建的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與大金、天順、泰盛等企業不同,作為一家“中”字頭企業,這家公司并未上市,其市場業績也并不公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國內很多具備影響力的大型風電項目中,這家企業都作為獨家供應商,默默提供最可靠的產品。
中電建水電四局誕生于1958年劉家峽水電站修建時期,早在2008年,為了滿足“三北”地區包括酒泉風電基地、張北風電基地的風電塔筒需求,成立了新能源裝備公司。2017年,該公司中標天津南港海上風電場一期工程,首次進入海上風電領域。
隨后,該公司參與了大量海陸風電項目的建設,包括我國海上風電的超級工程,三峽陽西沙扒300MW海上風電場;全國首個批量化應用單機容量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項目,三峽集團福建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我國第一個漂浮式批量項目,中電建萬寧海上漂浮式項目樣機工程;我國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項目,華潤連江外海海上風電項目等。
可以說,我國超大容量機組所采用的塔筒,大多出自于中電建水電四局之手。該公司在全國擁有40多個制造基地,將其稱為“低調王者”一點不為過。
第三位:中船七〇八所
要說海上風電工程,最關鍵的是船舶支持。有一家“中”字頭企業,可以說是憑一己之力,為我國海上風電工程船舶的建造,解決了最關鍵的設計難題。
七〇八所的官方名稱叫做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創建于1950年11月,是中國船舶行業成立早、規模大、成果多的研究開發機構,是船舶設計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單位。該所是我國最早研發水面戰斗艦艇的單位之一,還自主開發出多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各類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和船用裝備,為我國船舶工業、海洋事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風電領域,七〇八所已經深耕了十多年,可以說是碩果累累。先后自主研發設計并交付了30余艘風電施工船機,包括安裝平臺、起重船、布纜船、風電運維母船和半潛運輸船等,覆蓋了海上風電施工全產業鏈所有核心裝備。
一些耳熟名詳的風電工程船舶,包括“福船三峽”號、“福船大橋”號、“海龍興業”號、“鐵建01”號、“華祥龍”號、“群力”輪、“海洋079”、“精銦03號”、“白鶴灘”號、“藍鯤01”號等風電安裝平臺,研發設計了“華天龍”號、“威力號”、“烏東德”號等起重船,“啟帆9號”等海纜敷設船的設計都出自七〇八所。
在您印象中,風電領域還有哪些可成為“低調王者”的企業,還請留言補充。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