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以來,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美原油收盤價從5日的74.29美元/桶一路飆升到25日的81.40美元/桶,漲幅為9.57%。布倫特原油收盤價從5日的78.59美元/桶飆升到85.95美元/桶,漲幅為9.36%。受此影響,本已處于微利的潤滑油行業再次面臨利潤下滑,讓本已陷入減產的潤滑油供應鏈更加雪上加霜。有關人士預計,潤滑油將可能迎來下半年首次大幅漲價。
受美國夏季燃油需求向好影響、產油國持續減產、中東不穩定局勢延續、及無人機襲擊俄羅斯煉廠等影響,市場預計北半球夏季全球石油庫存將大幅下降,而國際原油產能的恢復仍杳無音訊。
在國內,在6月15日起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后,國內潤滑油及基礎油成本逐漸上升,進一步放大了國際油價上漲背景下的潤滑油上游供應鏈成本。
目前,已有不少工業企業提前擴大了第三季度對潤滑油的采購量,以防止新一輪潤滑油漲價潮。從業內機構了解到,國際油價連續20天的持續上漲,正逐步傳導到國內外主要潤滑油企業,包括美孚、殼牌、嘉實多等國外品牌和長城、昆侖、統一等國內品牌均在承受原材料成本壓力。
“對于工業企業和運輸行業來說,潤滑油是不可或缺的剛需。”業內人士指出:“步入2024年以來,國際油價一直處于攀升狀態,潤滑油價格也隨著產業鏈的成本傳導,穩定的水漲船高。甚至一度出現了成本增速大于售價增速的倒掛現象,行業利潤一度跌破三年來最低水平,隨著連續20天的國際油價持續上漲,潤滑油調價上漲將無可避免。”
另一個令人堪憂的隱患是,隨著潤滑油成本上升和售價上漲,中小品牌潤滑油的市場前景變得不明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停產觀望,進而導致市場產能下降、庫存減少。一位生產企業管理者透露稱:“受體量影響,越是大品牌,產業鏈成本的傳導周期越長,漲價速度相對較慢;而中小品牌生產周期短,漲價壓力大,如早于大品牌漲價,將會在市場競爭上非常被動。相比之下,客戶更愿意購買品牌信譽度高、漲價晚的大品牌。這也導致大小品牌面臨成本上漲,形成了‘市場分水嶺’。”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