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網開魯縣供電公司發布《關于暫緩辦理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備案的公告》,暫緩辦理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備案。這是我國多地分布式并網政策收緊的又一案例。
隨著分布式光伏裝機的大量增長,部分地區出現了消納困難的問題。2023年6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通知,在山東、黑龍江、河南、浙江、廣東、福建6個省份圍繞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力開展評估。半年后,6省評估報告相繼公布:除浙江外,其他5個省份都出現了大量區域電網容量不足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超過150個縣市分布式光伏可接網容量為0,也就是所謂的“紅區”。
然而,面對能源轉型和碳達峰碳中和需求,未來,包括分布式光伏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體系中的份額仍將繼續增加。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能力。如何妥善做好分布式光伏的消納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2023年6月1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開展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力及提升措施評估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將著力解決分布式光伏接網受限等問題,積極評估采用新型配電網、新型儲能、負荷側響應、虛擬電廠等措施打造智能配電網,提高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能力。
分布式光伏配儲成為多地解決消納難題的措施。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9省20地發布分布式光伏配儲政策,主要聚集在山東、江蘇、浙江、河北等分布式光伏資源和市場發展較好的地區。當發生電壓越限時,啟動儲能設備進行充電,可以促進光伏發電電量消納。而當用電負荷增加時,又可以將儲能電量放出,以支撐用電需求。為了提高業主的積極性,一些地方政府同步提供了補貼政策支持。如浙江紹興、浙江諸暨、江蘇蘇州吳江區等陸續出臺了分布式光伏配置儲能給予補貼的相關政策,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100~200元/千瓦的裝機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要求年利用小時數不少于600小時,補貼額度逐年退坡;另外一種是按照儲能放電電量給予0.3~0.9元/千瓦時的補貼,補貼期限往往會持續2~5年不等。
此外,最近多地在推廣集中匯流等模式,實現臺區和線路增容,也有部分地區的電力市場政策中開始明確,集中匯流后的光伏系統可配儲、可控、可調和參與市場。集中匯流模式是將一個區域的分布式光伏項目集中匯流至一臺或幾臺專用的升壓變壓器,通過10千伏線路并入電網。集中匯流可解決臺區變壓器容量不足問題,臺區配儲可解決線路電量過剩、消納不足問題,兩者可協同搭配。
當然,只靠這些并不能解決分布式光伏消納的所有問題,還需因地制宜,綜合施策。
在項目開發前期,做好分布式光伏開發與并網能力的統籌。去年開始的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力及提升措施評估,為統籌開發與并網能力提供了依據參考。以有序推進整縣屋頂光伏開發、啟動實施沐光行動,同時進一步加強分布式光伏的規范開發和質量監管。
在電網方面,做好配電網改造,提升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配電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全面推進,實現有源配電網與大電網兼容并蓄。有效促進分布式智能電網與大電網融合發展,較好滿足分布式電源、新型儲能及各類新業態發展需求,為建成覆蓋廣泛、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提供有力支撐,以高水平電氣化推動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目標。據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消息,5月22日,我國首個分布式光伏資源開發配置平臺在江蘇建成。平臺創新結合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在國內首次實現江蘇全境10萬平方千米范圍內屋頂分布式光伏資源的大規模精準定位、評估與優化配置,將有效服務分布式光伏產業鏈發展,全面提升分布式光伏裝機、使用效率。為促進分布式光伏的消納,電網公司正在探索實踐。
在電力市場方面,一是推動分布式光伏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近期,分布式光伏綠電交易取得新進展。廣東、江蘇兩省成功達成首單綠電交易,浙江省也發布了綠電交易工作細則征求意見通知,明確分布式光伏可以通過聚合形式參與到綠電交易中。國家能源新能源司在有關會議中提及,分布式光伏裝機大省應優先進入綠電市場。二是加強需求側管理。光伏早晚不出力,中午是出力高峰時段,可通過價格機制調節負荷,比如讓中午的電價低于早晚,引導用戶改變用電習慣,使早晚負荷降下來,中午的負荷漲上去,有助于分布式光伏消納問題的解決。根據各大企業財報披露,目前,晶科能源、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等頭部企業均已在美國建廠。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