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2024碳中和·零碳中國峰會暨第七屆中國能源投資國際論壇成功召開

2024-05-27 18:57:04 中國能源網

2024年5月26日上午,由中國投資協會主辦,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24碳中和·零碳中國峰會暨第七屆中國能源投資國際論壇”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成功召開。

峰會以“風光氫儲 零碳未來”為主題,圍繞城市脫碳轉型中長期發展戰略,重點關注碳中和頂層設計和零碳發展技術路線,錨定風光氫儲一體化協同發展產業新格局,整合科技創新資源,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打造“產城融合”的零碳產業應用示范項目,釋放綠色投資市場機會,加快建設現代化能源產業體系,支撐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峰會開幕 與會嘉賓發表精彩致辭和前瞻報告

峰會開幕環節由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會長、國家能源局原正司級巡視員孫耀唯先生主持,與會嘉賓發表了精彩致辭。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李高先生在致辭中回顧了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進展,并強調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積極作為和取得的成效。李高先生特別指出,自《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中國在風電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為能源結構改善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為適應新時代能源革命的需求,中國正在修訂《可再生能源法》,以強化政策支持、優化市場機制、鼓勵技術創新、保護投資者權益,為綠色零碳發展提供法律保障。李高先生呼吁與會嘉賓把握峰會契機,深化交流、加強合作,共同為實現“零碳中國”目標貢獻力量。

原國務院參事、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專家主席石定寰先生在致辭中指出,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能源結構經歷前所有的轉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于2023年超越傳統火電,迎來發展的新里程碑;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措施成效顯著,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05年削減過半,成功遏制排放增速;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穩健運行,全國統一的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亦在推進;從《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的發布,到氣候適應型城市的試點建設,適應氣候變化策略進一步深化;在國際舞臺上,為構建公平合理的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秩序貢獻了中國力量。

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貴先生在致辭時表示,作為《零碳中國倡議》的推進和落實單位,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堅守使命,積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深度響應“雙碳”目標,全方位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標準制定上,編制并出版了《零碳園區評價標準》等多項“零碳中國”專項標準,并通過試點項目推動了零碳園區、零碳工廠和零碳鄉村的建設。在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方面,支持會員單位和合作伙伴推廣先進技術,如碳電極水解離制氫技術,并與沙特阿拉伯、蒙古國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行深度合作,探索國際合作新路徑。在地方零碳產業發展上,協會與多個省市進行深入交流,為地方政府提供特色服務,探索零碳城市建設的有效路徑,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投資協會將繼續發揮主導作用,擴大合作城市范圍,推動零碳產業技術創新,促進國際交流,與各方共同努力實現“零碳中國”目標。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發表題為《能源安全與能源轉型》的主旨演講,指出對于中國一次能源結構中第一貢獻者的煤炭,應有“煤炭是功臣、減煤是進步”的意識,在用好煤的同時為未來早做準備。目前,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穩居世界第一,且已開發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術可開發資源量的1/10,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使我們有足夠底氣。而要構建高質量新型能源系統,必須滿足安全可靠、經濟可行、綠色低碳的目標。以中東部地區能源發展為例,“身邊取”和“遠方來”相結合,從“政府辦電、大企業辦電”轉向“政府+大企業+人民辦電”,這一思路對中國能源的供需安全和環境氣候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杜祥琬強調,高碳不是走向發達的必由之路,碳中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逐步、穩步由以煤為主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是長遠的能源安全之策,也是走向碳中和的必由之路。未來社會要依靠未來能源支撐,我們從未來能源的角度,可以更好理解“雙碳”目標的意義和歷史地位。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孝信發表題為《“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電力系統發展趨勢探討——綠電替代+綠氫替代》的主旨演講,從能源電力系統的角度,具體分析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周孝信指出,情景分析表明,2050年到2060年,風光等非化石能源綠色電力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由55.3%增加到73.6%,基本實現了對化石能源的“綠電替代”。綠氫儲能發電與風光綠電相配合,在提供長時儲能發電和靈活調節型方面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成為綠電替代的組成部分;綠氫在工業交通民用等領域的直接利用,則實現了對化石能源的“綠氫替代”。綠電為主、綠氫為輔,對傳統化石能源的“雙替代”,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措施,將在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方面,一是綠色電力(包括綠氫電力)廣泛替代化石能源的實施,可使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二是源端綜合能源生產單元(IEPU)適合為新能源基地提供靈活性調節資源;三是終端綜合能源產消單元(IECU)成為電力系統中提供靈活性資源、增強系統韌性的基本單元。

兩項填補空白標準發布

1.《零碳鄉村評價標準》發布 填補評價領域空白

零碳鄉村評價標準專家組組長、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主持發布了《零碳鄉村評價標準》。他表示,《零碳鄉村評價標準》的制訂,響應了國家“雙碳”目標,填補了國內在零碳鄉村建設評價領域的空白。旨在指導鄉村在“雙碳”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零碳鄉村評價標準》的發布,為鄉村零碳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參考,有助于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格局。

會上發布了第二批《零碳鄉村評價標準》試點名單。孫耀唯會長表示,標準的生命力在于實施,零碳鄉村試點旨在通過實踐探索零碳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為全國鄉村零碳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包括廣東省始興縣澄江鎮善亨村、包頭市賽汗街道井卜石村、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村、鐵力市工農鄉北星村、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哈里哈鎮八十三號村、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南大里鄉長興村。

2.《綠色鋁碳足跡評價標準》發布 助力鋁行業綠色轉型

《綠色鋁碳足跡評價標準》專家組組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原會長康義主持發布了《綠色鋁碳足跡評價標準》。他表示,隨著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等國際碳稅體系的逐步建立,中國鋁行業面臨著出口成本增加和國際競爭力下降的雙重壓力。《綠色鋁碳足跡評價標準》的制定,旨在幫助企業應對國際市場機制,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淘汰不達標的企業,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此外,標準將加強國際溝通對接,參與國際研究,推動核算規則和認證結果的國際互認。

圓桌對話:歐盟碳邊境調節稅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精彩紛呈的對話環節是本次峰會的巨大亮點,由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杰先生擔任主持人,8位來自政企事業單位的嘉賓代表參與了對話。對話環節聚焦于關鍵議題,圍繞歐盟碳邊境調節稅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展開。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表示,毫無疑問,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對我國的影響是最大的,目前約涉及200多種產品,未來范圍可能擴大到數千種。要應對這一機制,柴麒敏認為,首先要在雙邊和多邊談判中加強對上述規則的重視;其次要在碳足跡、碳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機制上練好內功;最后要依靠技術創新,真正在綠色低碳領域提升我們的競爭力。

國能生物發電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部主任莊會永表示,應對歐盟碳邊境調節稅,中國可以發展生物質發電。而最熱門的當屬生物質綠色甲醇、航媒等液體燃料,這也是生物質和風光氫結合最有前景的選擇。希望更多專家、企業家和行業投資者能夠關注相關產業和行業。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理事長、廣東埃文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永章表示,從挑戰角度來講,碳邊境調節稅最大的挑戰在于它是全生命周期管理。過去,中國很多企業比較關注自身,從門口前門到后門這一段之間盡量減少碳排放,對供貨商、客戶的碳排放則不夠關注。但只要我們把握正確方法和思維方式,就能迎來機會,例如建設綠氫園區等。

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副秘書長邵詩洋表示,除碳邊境調節稅外,還需關注市場準入以及補貼兩方面。但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意味著更早更高效地進行碳管理的企業在出海中能獲得更多機會,需從信息披露、綠電、產品設計三方面積極把握機遇。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胡建鈞表示,從企業側角度看,當前中國大多數企業都還停留在如何計算碳足跡的階段,處于準備期。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多行業已經開始行動,未來終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標準。

清華海峽研究院能源與環境中心特聘專家鄭穎表示,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一要讀懂規則,從而知道如何應對規則;二要觀察電力領域,因為當前歐洲對電力的要求愈趨嚴格;三要關注供熱,現在,中國紡織、家居等行業的供熱比歐洲企業更高。

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綠色低碳業務運營總監郭凱表示,碳邊境調節稅帶來的挑戰在于數據安全風險加大,跟蹤政策變化耗時耗力,以及企業需要承擔更多費用。而機遇在于中國的標準體系走向世界,且長期來看該機制可以推動全球降碳脫碳進程。

必維集團大宗商品及工業與設施事業部大工業事業群碳服務專家楊康表示,碳邊境調節稅的范圍在逐漸擴大,小型企業也要逐步提高自身要求。至于最受關注的風光氫儲綠色項目,現在已經落地國內,而逐步推進生物質原材料的認證以及后端工廠建設,將能夠保證未來實現綠色發展、綠色燃料更高溢價。

本次峰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零碳中國”合作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通過分享經驗、交流合作,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動綠色轉型和能源創新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應用,中國零碳相關產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峰會也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將促進全球范圍內的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進程。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中國能源投資國際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