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成山
配電網作為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在保障電力供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改善民生等方面作用重大,特別是在“雙碳”目標背景下,配電網的支撐性作用更加凸顯。它是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接入載體,是各種分布式能源實現綜合高效利用、電力用戶節能減排的關鍵性支撐。近年來,臺風、雨雪冰凍等極端天氣導致停電事故時有發生,暴露了配電網安全可靠供電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隨著分布式新能源的快速發展,電動汽車規模的日益增大,電力市場建設的不斷推進,都對配電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裝備到結構、從規劃到運行、從運營到市場,配電網都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是保供基礎還需進一步夯實。通過近20年來不斷的資金投入和建設改造,我國配電網的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都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在一些發達城市地區,配電網運行水平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但也應看到,在一些城鎮(特別是老舊小區)和農村地區,配電網的結構還很薄弱,供電可靠性很低,潛在的運行風險很大,抗災能力不足,裝備的能效和智能化水平亟待提高。
二是對新能源和新興業態承載力不足。近年來,我國很多地區的分布式光伏都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導致配電網線路、變壓器反向過負載嚴重,電壓越限問題突出,不得不在一些區域減緩光伏的發展速度。同時,我國電動汽車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一方面電動汽車在數量上快速增長,另一方面,人們對電動汽車實現快速充電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大功率短時充電對配電網運行提出了重大挑戰。伴隨著分布式光伏、電動汽車的發展,電力儲能在配電系統中的安裝容量也正在快速增加,但如何發揮好儲能的作用,真正利用儲能解決好配電網出現的問題,還需要不斷實踐探索。隨著微電網、交直流混合配電網、分布式智能電網等大量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未來配電網的業態也將發生重大的變革。提升配電網的承載能力,支撐我國能源轉型發展將成為未來配電網必然的使命擔當。
三是配網發展各環節需要加強統籌銜接。配電網的典型特征是設備類型多、數量大,涉及各環節因素復雜。在新形勢下,需要進一步強化從配電網規劃到項目投資管理、工程建設,從調度運行到運維服務等的全過程管理。在規劃工作中,既要做好新能源、電動汽車、儲能、配電網網架等的協同規劃,又要加強與城鄉總體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同時,還要做好與其他基礎設施的統一規劃;在項目投資管理中,既要加大電網企業的投資力度,又要鼓勵多元主體投資配電網,積極創新各種投資方式;在工程建設中,需要多部門協調、各種市政建設工程協同;在調度運行機制上,要充分利用用戶側資源參與電網消納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新技術,實現電力用戶供需互動、電動汽車車網互動、配電網源荷儲聯動,充分利用好市場機制,既利用好可再生能源,又保障配電網安全可靠運行。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針對上述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國家層面部署推動配電網的建設改造與高質量發展。《意見》提出工作原則和工作舉措既凸顯了未來新型配電網發展的目標使命,又體現了配電網本身發展過程所具有的獨特特征,可實施性強,在我國新型配電網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將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配電網屬于重資產型基礎設施,其結構形態轉型需要比較長期的過程,真正推動《意見》落實到位,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強規劃引領。規劃是配電網發展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加強規劃引領可以有效提高配電網建設的投資效益,實現從當前配電網到新型配電網形態轉變過程中的提質增效。二是堅持系統觀念。配電網是電力供應的“最后一公里”部分,直接面向電力用戶,鏈條長、環節多。需要堅持統籌銜接各種資源要素,在新型配電網的發展過程中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三是推動創新突破。新型配電網在系統結構、運行方式、市場機制等方面都將發生重大變革。很多新技術需要不斷探索。近年來,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儲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新主體、新業態的出現,需要在配電網結構形態上加以改變,以便更好利用這些主體自身的調控能力,同時在配電網運行模式上也需要不斷創新發展,為大量新主體參與電網運行創造條件,在滿足新主體自身價值追求的同時,為電網安全與經濟運行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