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綜合
  • 將用電量作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的五個局限

將用電量作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的五個局限

2024-02-20 09:25:15 電聯新媒   作者: 王向、吳姍姍、張一凡  

(來源:微信公眾號“電聯新媒” 作者:王向、吳姍姍、張一凡,供職于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電力在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是現代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數據源,是反映經濟走勢的重要風向標、晴雨表,由于是電力具有生產、輸送、消費同時完成,無法大規模儲存的特性,用電量通過表計直接獲得的計量數據,較其他經濟統計指標更及時、準確;隨著電氣化率提高,電能的作用更加泛在,用電量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更加緊密;用電量的顆粒度更細,在空間上可以呈現每一個家庭或企業的用電情況,在時間上可以每15分鐘得到一次用電數據;用電量是物理量,較少受到統計口徑、價格因素等影響。因此,用電量在反映國民經濟運行上,具有實時準確、覆蓋廣泛、應用靈活等突出數據優勢。

正因為此,用電量增長情況,備受社會關注,是統計部門、券商等機構觀察經濟時的常用指標之一。但是,由于用電量不是經濟運行的完整“鏡像”,主要是其存在一些局限條件。理解這些局限條件,有助于我們更科學、合理地運用用電量分析經濟問題,也是我們解釋偶爾會發生的用電量與經濟指標“打架”現象的基礎。

局限一

主要反映經濟生產環節狀況

國民經濟運行是從生產、分配到交換、消費的經濟循環過程,其中“生產”是國民經濟循環的起點,“分配”是按照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經濟價值,“交換”是人們通過交換獲得更加豐富、更符合自身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消費”是社會生產的終點,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最終目的。有人認為,電力無處不在,只要有經濟活動,用電量應該都可以反映出來,這是電力行業人士的理想化認知。實際上,用電量數據不能反映國民經濟全環節的運行情況,既有突出的統計優勢,也有明顯的局限性。

在國民經濟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包括生產法、支出法、收入法等三種計算方法,其中“生產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新增價值的角度,衡量生產活動最終成果,所有行業的增加值就是生產法的GDP,商貿、物流等是經濟交換活動的體現,其創造的價值也被統計到GDP之中;增加值來源于生產活動,而產業部門用電量是全社會用電量的主體,用電量能有效地反映生產環節的情況。“支出法”是從全社會貨物和服務服務最終使用的角度進行核算,具體包括年度的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與之對應,月度發布的消費、投資、出口,即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通過用電量可以間接反映,例如,利用鋼鐵、水泥用電量反映投資變化;利用出口導向型行業用電量反映出口形勢。“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形成的收入角度反映生產活動最終成果,體現在各經濟主體的收入分配上,用電量無法反映經濟主體收入增長及分配情況。

此外,各種商品和服務的價值體現,即價格水平(CPI、PPI等)的變化;作為國民經濟血脈,金融領域的統計指標;勞動市場就業狀況等等。這些經濟指標,不涉及直接的用電活動,用電量較難反映出來。

局限二

主要反映短期經濟運行

既然用電量最為人們熟知的是,它是國民經濟運行的“晴雨表”“溫度計”,也隱含著它在反映短期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作用,正如氣壓計、溫度計對當下天氣變化的測量。這里說的短期,是一年之內的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因為用電量具有實時準確、覆蓋廣泛、應用靈活、無須消除價格影響等統計優勢,所以,短期內用電量能夠以較低的人財物投入實現數據統計,而且數據質量比較準確;既能衡量整體經濟活動,又能反映不同產業的經濟運行。因此,在透過電力看經濟分析過程中,用電量的短期應用最為廣泛,其中,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每個月都發布電力生產、用電量數據;工業用電量是“克強指數”(Wind經濟數據庫每月發布)的核心指標之一;在重要節假日(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等)、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貿易戰等突發事件過程中,電網企業通過分析日用電量變化,反映消費或者經濟恢復、增長形勢;部分行業用電量成為宏觀經濟景氣指數(一般按照計算、發布)的組成部分;券商通過分析月度的發用電情況,分析有關行業或公司的經營形勢等等。

相對而言,用電量在中長期(3年以上)經濟發展分析中的應用較少,一方面,在中長期,各類經濟指標統計比較全面,而且統計指標時間跨度較長,而分地區、分行業的用電量數據僅跨度最近20年;另一方面,電力行業畢竟只是國民經濟的一個行業,電力也只是生產活動的投入要素之一,用電量較難反映經濟一體化發展、收入分配、城鎮化等經濟發展內容。因此,在中長期經濟發展分析中,用電量可以發揮輔助作用,對有關經濟發展現象或者趨勢進行驗證分析,對個別較難統計的領域,用電量也可以發揮較大重要,如住房空置率,由于統計難度較大,很長時間沒有權威的統計指標,通過住戶用電量情況可以分析某區域或者城市住房空置的變化趨勢。此外,電網企業通過用電量分析全國、區域、省市的經濟、產業布局等趨勢,并結合用電量與經濟關系,為電網規劃的負荷分析預測提供良好的基礎。

局限三

用電量波動性大于經濟波動

從歷史數據看,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波動明顯大于經濟增速,在統計上表現為前者變異系數大于后者,1979~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GDP增速的變異系數分別為0.44、0.33,前者變異系數更大。

 

1.png

 

圖1 1979—2022年GDP增速與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變化比較

關于這種波動差異,從經濟活動的規律來看,主要是由“長鞭效應”造成。由于產業之間的輪動關系,上游行業產量、產值或價格波動往往大于中下游行業,需求端的風吹草動常導致供給端的波濤洶涌,本質上是需求信息扭曲在行業間逐漸放大,使市場波動從根部到末梢放大,像一根舞動的牛鞭。在電力行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工業用電量的30%左右、40%左右,其主要耗能在于鐵冶煉、電解鋁、水泥等原料生產,屬于經濟的上游環節,下游需求行業電量增長波動,會帶動這些行業用電量更加明顯的波動。從統計原理來看,按照最新國民經濟行業標準,經濟分為97個大類,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只是其中之一,不同行業的波動性能夠相互對沖,從而總體經濟波動性一般要小于具體行業的波動性,類似“別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組合投資理論。

所以,在通過用電量波動來觀察國民經濟的波動時,需要結合用電量的結構性變化,不能夸大經濟的波動程度。

局限四

難以反映家庭真實消費狀況

前文說到,用電量主要反映經濟的生產環節,反映其他經濟環節的能力較為薄弱,通過用電量分析消費形勢也是如此。基于用電量分析消費增長情況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分析消費品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及精制茶制造業等13個行業)用電量增長情況;二是分析生活性服務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用電量增長情況。這兩個途徑都存在一定局限,前者不是消費活動本身,是為消費活動的上游,可能存在一定時滯,后者與消費規模不是“一次齊次”關系,以住宿為例,酒店滿員與不滿員情況下的用電量可能差別不大。

此外,居民生活用電量能夠反映居民生活水平變化,但是較難反映短期內的家庭消費行為,技術上每個家庭可以為家用電器安裝電能表或計量插座,但是這些設備的普及程度很低,很難統計這些細分的用電量。同時,隨著數字化辦公趨勢發展,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很多人居家辦公,統計上是居民生活用電,但是其中包含了生產活動的內容,使得居民生活用電量更難準確反映家庭消費情況。

局限五

需要剔除氣象因素影響

盡管用電量不需要處理價格波動影響,但是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增加,同時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等氣象敏感部門用電量比重不斷提高,溫度、濕度、降水、風速等氣象因素對用電量的影響越來越突出,有關測算顯示,2010年以來降溫和采暖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從4%左右上升至7%,夏季高峰月份很多省份降溫電量占比達到30%左右,上海、北京等發達城市占比高達40%。氣象電量占比提高,有時候會嚴重干擾通過用電量觀察國民經濟運行的分析效果。

為了更準確地反映用電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必須剔除氣象因素的影響。隨著數字化發展、氣象統計數據越來越多,目前已經有條件深入量化分析各類氣象因素對用電量的影響,全年中不同時段、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用電量氣象敏感性存在很大差異,尤其在4、10月等傳統上不存在氣象電量的月份,也是需要深入研究氣象因素的影響,比如10月份北方省份還未供暖,如果出現降溫或降雪天氣,將會帶動用電量增長,如果不剔除氣象影響,將對經濟增長形勢產生誤判。

最后,馬克·吐溫說過,經濟統計數據就像比基尼,暴露出的那部分固然重要,但沒暴露出的那部分才更是要命。用電量也是如此,在它作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發揮作用時,需要考慮產業結構變化、氣象波動等干擾,選擇其合適的應用場景,呈現真實的經濟與用電量關系,以科學合理、全面充分發揮用電量的數據優勢。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