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完成了2萬噸海洋碳匯交易,福建省藍碳交易市場實現了2024年“開門紅”。
根據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為載體,構建區域性的碳和排污權交易市場的文件要求,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逐步打造了以海洋碳匯交易為龍頭,農業碳匯交易、垃圾分類碳交易、水土保持碳匯交易為補充的“1+N”碳交易要素市場體系。
早在2017年,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參與制定了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碳中和項目方案,在國內率先運用紅樹林海洋碳匯實施碳中和,助力推動下潭尾80萬平方米碳中和示范林建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零碳排放”,成為中外知名的“碳中和廈門故事”。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與興業銀行合作設立“藍碳基金”,推出全國首創“碳中和機票”,共有5萬人參加了活動,成為全國個人航空綠色出行的經典案例。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創新運用“大數據+綠色金融”開展廈門市綠色融資企業及項目庫認證工作,在全國率先構建海洋產業入庫直通車,已入庫綠色企業及項目275家,首批實現入庫海洋企業7家。
中心還運用海洋碳匯助力建設了零碳金融中心和藍色零碳居民小區,構建“海洋碳匯+文明創建”新模式,促進海洋生態文明與社區精神文明融合發展。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設立的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平臺與多地法院、檢察院開展合作,將“生態司法+藍碳交易”的服務半徑從省內廈漳泉及福州、莆田、寧德地區的法院、檢察院,擴展到內蒙古、江蘇等全國其他地區的法院、檢察院,累計完成藍碳交易16萬噸。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海洋碳匯交易成效獲得中央紀委網站、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公眾號的全國經驗推廣及人民銀行總行等國家多個政府部門的充分肯定。
中心還設立了全國首個農業碳匯交易平臺,成功完成了“閩寧協作”高標準農田、牛糞資源化處理等農業碳減排交易,以農碳交易為抓手,助力打造“閩寧協作”升級版;推動完成了“一帶一路”航線碳中和,打造“一帶一路+雙碳戰略+鄉村振興”的新機制,創新實現了“金磚+碳交易”“金磚+碳中和”“金磚+綠色金融”;助力打造全國首批“零碳臺青基地”,發放全國首張臺胞輕裝減碳證書;完成了國內首宗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對全國推進水土保持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標志和示范意義;完成了全國首例垃圾分類碳交易,開創以綠色交易促進社區垃圾分類新模式。
下一步,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將以綜合配套改革為契機,為全國海洋碳匯交易市場發展探索出更多的福建經驗、廈門樣板。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