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食用菌循環農業模式研究團隊在“農(食用菌)-光互補”綠色低碳農業模式效益評價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發現,食用菌生產和光伏相結合的“農(食用菌)-光互補”模式可降低環境影響,改善能源消耗形態,提高經濟效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
基質混合、滅菌、控溫/控濕等食用菌生產過程會對環境產生許多影響,光伏技術與農業生產結合可減輕環境影響。然而,應用光伏技術后食用菌生產的環境影響和經濟效益如何變化仍不清楚。研究團隊為此開展了傳統食用菌生產模式和食用菌-光伏生產模式的環境、能源和經濟評價。
研究發現,與傳統食用菌生產模式相比,食用菌-光伏生產模式可使每生產1公斤食用菌減少60%二氧化碳排放量,節約25%土地資源利用,降低46%不可再生能源需求,增加35%的純利潤。通過敏感性分析和情景模擬,研究提出了“農(食用菌)-光互補”模式系統優化措施。
該研究結果填補了光伏-食用菌模式對環境影響知識的空白,為“農(食用菌)-光互補”綠色低碳農業模式推廣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優化建議,對我國加快農業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8020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