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2023中國(德州)地熱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地熱裝備(技術)展會隆重開幕,大會由德州市人民政府、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德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朱開國,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副會長李功成,山東省地礦局黨委副書記、一級巡視員倪軍,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閆金明,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地質處處長牛力,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原司長鞠建華出席大會并分別致辭。大會開幕式由德州市廣播電視臺潘穎主持。
“雙碳”目標下,地熱能產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大會以“加強地熱能開發利用和保護 助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雙碳”目標下地熱能技術優勢及發展前景;解讀國家及山東省地熱開發利用政策,交流地熱創新和產業發展經驗;研討地熱先進開發利用技術,推進地熱開發利用與保護;推介德州市地熱能資源和利用項目,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展示“德州地熱模式”開發利用成果等。
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兩位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受邀出席大會,地熱領域權威專家、政府有關部門領導,行業協會組織、地熱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節能投資及碳中和產業服務企業,10余家媒體記者等400余人出席了現場大會和參觀了地熱裝備(技術)展會。大會還通過海報新聞客戶端、大眾網德州視頻號等平臺進行了全程直播。
朱開國在致辭中指出,我們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堅持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進一步加大地熱資源勘探和開發利用,著力提升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規模化、產業化水平。一是堅持地勘先行,推行大區塊勘查、開采模式。深入開展地熱田精細化勘查評價,進一步提升地熱資源高效利用開發水平。二是豐富應用場景,以打造天衢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示范區為重點。穩妥推進地熱資源在商貿服務、文旅康養、農業種植等領域的應用,打造“地熱能+”多能互補示范工程。三是培強產業鏈條,持續延伸勘查設計、施工建設、運維監測全產業鏈,做好補鏈、延鏈、升鏈文章,推動產業規模效益全面提升。四是強化科技支撐,聚焦前沿技術課題,加強與高校院所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打造地熱研發成果推廣科研創新基地。
德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朱開國
李功成在致辭中指出,隨著我國“雙碳”戰略的不斷推進,發展清潔能源,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已成為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地熱能是一種綠色低碳、可循環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推動地熱能規模化、產業化開發利用,提高地熱能在清潔取暖中的占比,對德州市乃至山東省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綠色發展意義重大。
倪軍在致辭中介紹,山東省地礦局聚焦服務國家戰略和全省工作大局,積極發揮人才技術優勢,大力推進地熱能源勘探開發利用,取得了一定的實踐和理論成果。我們建成了全省第一眼供暖用地熱井,在全省16市均發現了地熱田,打出了地熱井。評價地熱能可持續開采量居全國前列,實現了山東省地熱勘查重大突破。我們將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聚勢而強,加大地熱能勘探開發力度,提升我國清潔能源資源供應量,加快形成地熱新質生產力,實現地熱產業轉型升級,共繪地熱新圖景。
閆金明在致辭中表示,地熱能是一種綠色、清潔、可持續利用的能源和礦產資源,也是山東的優勢礦產。山東地熱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具有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據初步調查,全省中深層水熱型地熱資源總量,達1.21×10^18千焦,折合標準煤413億噸。其中回灌條件下,年可利用中深層地熱1.72×10^15千焦,折合標準煤0.59億噸,可供暖面積28.51億平方米。淺層地熱能年轉化量為1.89×10^16千焦,折合標準煤6.47億噸。其中16市及各縣市區、城市規劃區,年可利用淺層地熱能2.79×10^15千焦,折合標準煤0.95億噸,可供暖面積33.1億平方米。
牛力在致辭中指出,面向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重大需求,地質勘查管理司對地熱勘查開發領域給予高度的重視,今后將重點組織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地熱資源調查,做好地熱資源調查的頂層設計。開展全國地熱地質條件調查和大地熱流測量,掌握全國主要地熱儲層空間分布特征,開展重點地區地熱資源的調查評價,圈定勘查開發的靶區。二是完善技術支撐體系,推動地熱開采理論技術進步與突破,加快國家級地熱干熱巖勘查開發工程創新平臺的建設,加強地熱成藏理論,探測、觀測、監測、儲層建造、高效灌熱等技術研究與裝備研發。開展地熱資源的探采試驗,進一步健全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標準體系。三是開展政策研究。組織力量進一步完善地熱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的政策設計,支撐地熱資源高效、規模化開發與科學管理。
鞠建華在致辭中表示,合理利用與保護是地熱資源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一是要加強調查評價和開發利用的引導。國務院批準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明確,要加快摸清地熱資源家底狀況,科學規劃布局,合理開發利用和強化支持政策;二是制定相關法規和標準體系。明確各方權利、義務、責任和監管以及懲處措施,促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自然資源部也在制定完善一系列的標準規范,國家標準、地熱資源地質勘查規范,已經進入了國標委的審查程序,行業標準、地熱回灌標準、地熱開發利用技術規范和地熱資源動態監測技術規范,也已通過了行業標準的審查。三是提高開發利用研究技術裝備和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勘探、評價、發電、取熱、回灌、設備除垢、梯級利用、干熱巖利用、地源熱泵等技術方法和理論方面加強創新研發,協同推進產業化發展,貫通產業鏈條,培育配套產業,通過政府引導、產學研聯合和政策支持等方式,促進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和推廣。四是分類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發揮淺層地熱能適用范圍廣等優勢,促進集群化利用。發揮地熱水熱儲大、高效穩定等優勢,推進集中連片的供熱,做到取熱不耗水,同層等量回灌等綜合開發利用方式。五是加強對地熱產業行業的管理。綜合考慮產業成熟度、資源匹配度和需求的要求等特點,明確定位和發展方向以及發展布局,保障地熱資源合理化、秩序化地開發利用。加強對地熱企業回灌、熱污染等環境保護問題的監督,建立健全地下熱水資源的監測系統,建設地熱示范區。
開幕式現場,德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樊廷雷與山東省地礦局副局長劉祥元簽署地熱能開發戰略合作協議;德州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洪利與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主任陳焰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大會還隆重舉行了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與推廣中心山東分中心揭牌儀式。
國際地源熱泵協會中國分會會長、山東建筑大學教授方肇洪,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田廷山主持大會主題報告。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暘在視頻講話中表示,德州是山東省非常重要的一個城市,除了太陽能之外,地熱資源也非常豐富。地熱能作為五大非碳基能源之一,也就是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核能和水能,地熱能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和應用前景。地熱資源不但可以開發應用,而且開發出之后,騰出來的空間還是非常好的儲能空間,也就是把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跟地球儲能結合起來,他表示,中國科學院已經召開了啟動會,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開展地熱儲能相關研究工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在題為《踐行雙碳理念 發展清潔能源》的報告中指出,地熱能是指貯存在地球內部的熱能,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巖漿和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其儲量比目前人們所利用的總量多很多倍,多集中分布在火山和地震多發的板塊邊緣。儲存于地球內部的熱量約為全球煤炭儲量的1.7億倍,其中,可利用量相當于4948萬億噸標準煤。按目前世界年消耗190億噸標準煤計算,能滿足人類數十萬年的能源需求。
中國科學院院士滕吉文在演講中表示,如何實現“雙碳”目標,根本的問題就在于創新。利用當代有關學術界的高新科技,發展少碳、固碳、無碳技術,大力發展碳捕捉、碳利用、碳封存等新技術,奮力攻關,也就是要研發近零排放或者無碳排放的能源。而且要提出比較顛覆性的理論、方法、技術和舉措。為了保證國家“雙碳”戰略需求,我們必須強化發展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達到協助實現“雙碳”的目標。顯然,多元化的開發利用地下資源是必由之路。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龐忠和作了題為《立足深探淺采,促地熱產業高質量發展》主旨報告。他指出,在中國非碳基能源構成中,地熱目前占比約5%。未來基于開發利用規模和儲能需求增長,長期增長預期,至少與太陽能和風能相當。用地熱資源,打造“分布式地熱供暖、制冷系統”以解決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問題,碳中和作用顯著。
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與推廣中心主任李寧波在題為《借鑒北京經驗,助力德州雙碳》的報告中全面介紹了北京地熱能的發展及實踐經驗的推廣,更好地促進德州地熱更好質量發展。他表示,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推進“雙碳”工作也要因地制宜:找準定位,以解決社會發展需求為前提,結合本地資源條件,著力科學提升地區能源利用效率。德州的地熱地質條件及資源稟賦具備作為實現“雙碳”目標基礎支撐的資格。
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主任陳焰華,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專家顧問鄭克棪,山東省地礦局環境地質處處長、泰山學者特聘專家、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康鳳新,天津地熱勘查開發設計院首席工程師阮傳俠,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副院長、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竇斌,山東格瑞德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濤,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星辰向大會作了主旨報告。
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主任陳焰華在題為《積極踐行國家雙碳戰略 推動德州地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中介紹了山東省在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以濟南、淄博、東營、德州、聊城、濱州等市為重點,大力拓展地熱能多元應用場景,打造應用廣泛、產業配套的地熱能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基地。他表示,“雙碳”目標下,我們亟須大力發展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德州應加強地熱清潔能源勘查開發利用,為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貢獻熱量。
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主任 陳焰華
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專家顧問鄭克棪教授圍繞“需要向先行者學習”“學會走自己的路”“學習先行+走自己路”等內容,略談了中國地熱的發展之路。他贊揚了德州市相關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探索地熱開發“德州模式”,既學習先行者,又開創突破,德州走出了一條地熱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
德州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洪利向記者介紹,作為地熱資源密集區,德州全市范圍內均有資源分布,探明儲量500億立方米,占全省總量的21.4%,年可采量約5億立方米,可供暖面積約6億平方米,儲量資源豐富;地熱井成井深度1300~1700米,出水溫度52~70℃,開采條件良好。目前全市年開采量4000萬立方米,供暖面積達到了1300萬平方米,占全省的38%,涉及150個社區,惠及群眾30萬人。目前開發利用總量、配套建設回灌井數量和科技礦管水平均居全省前列。
會上,山東省地礦局環境地質處處長、泰山學者特聘專家、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康鳳新作了題為《地熱能可持續開采的原理與方法》的報告;天津地熱勘查開發設計院首席工程師阮傳俠作了題為《天津市集中采灌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報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副院長、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竇斌作了題為《地球“儲能寶”及用能減災》的報告;山東格瑞德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濤作了題為《格瑞德與地熱產業的多元化發展》的報告;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星辰作了題為《山東省地熱資源與開發》的報告。最后,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主任陳焰華作了大會總結。
為進一步研討地熱先進開發利用技術,推進地熱開發利用與保護,推介德州市地熱能資源和利用項目,開展招商引資活動,12月13日下午,山東德州地熱開發政企對接座談會和全省地熱開發利用示范項目推進會在德州召開。當天,由山東省、市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領導,山東省地熱開發利用示范工程項目負責人,以及2023中國(德州)地熱高質量發展大會嘉賓代表等組成參訪團,到德州地熱能典型應用場景參觀考察。
本屆大會由德州市自然資源局、北京中航環宇新能源研究院、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山東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聯合承辦,山東格瑞德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德水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石化綠源地熱能(山東)開發有限公司、德州市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特約支持。大會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更好發揮德州市地熱資源優勢,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著力打造地熱能開發利用“德州模式”,力爭把地熱產業培育成為德州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