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國家電網山西電力(大同天鎮)太行黎明黨員服務隊隊員正在基地地熱溫室大棚查看灌溉設備用電情況。張華攝
在大同市天鎮縣谷前堡鎮馬圈庠村北,一座集地熱發電、供暖、溫室種植、養殖、科研教學、文旅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示范基地正在不斷壯大,這里,就是山西高溫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科研示范基地。11月3日,記者前來采訪時,正值國家電網山西電力(大同天鎮)太行黎明黨員服務隊在基地地熱溫室大棚查看灌溉設備用電情況。已值秋冬轉換季節,但大棚內一片綠意,生機盎然。
天鎮縣高溫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始于2016年。山西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日祥、王焰新等專家團隊指導下,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合作開展了“全省干熱巖地熱資源勘查選區調查”研究項目,圈定了天鎮縣馬圈庠、陽高縣孤山廟、忻州市奇村、忻州市頓村以及新絳縣北池5個干熱巖勘查選區。在選區研究的基礎上,山西省自然資源廳2017年批準立項陽高—天鎮一帶干熱巖地熱資源預可行性勘查項目,2020年3月取得重大突破,探獲高溫高壓地熱流體,并經專家鑒定為“我國內地中東部地區發現的第一口溫度最高、自流量最大的地熱井”。
天鎮高溫地熱資源的發現,改寫了“內陸地區沒有高溫地熱資源”的傳統理論。
這一成果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2020年9月11日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部署大同盆地重點地區深部高溫地熱資源詳查專項、共建地熱資源勘查及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建設山西高溫地熱能科研示范試驗電站三項重點工作,目的是盡快探明高溫地熱資源賦存情況,探索高溫地熱發電及梯級開發利用,為產業化布局提供支撐。
山西高溫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科研示范基地的建設,得到各級的高度重視,省領導多次深入現場考察調研,要求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市場化推進資源梯級開發利用取得新成果,為大規模開發利用高溫地熱資源探索路徑。省自然資源廳統籌協調,省直有關部門、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都給予鼎力支持。今年3月4日,地熱科研基地提交了共計4130千伏安的臨時用電申請。由于基地申請的用電容量大,原有供電線路無法滿足企業用電需求,國網天鎮縣供電公司根據地熱井周圍配電線路的負載情況,改造舊公用線路0.9公里,新建專用線路0.67公里,在關鍵時刻顯擔當,簡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率,“心貼心”為基地辦實事,為地熱基地勘探用電送來“及時雨”。
在省地勘局、地質集團的領導和支持下,基地建設工作向著高質量發展穩步邁進,正努力建設全省乃至全國一流高溫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科研示范基地。
基地項目一期占地50畝,設計有勘查井場區、發電機組場區、水處理區以及地熱連棟溫室大棚等。其中,1號試驗機組裝機容量300千瓦、2號試驗機組裝機容量280千瓦。2021年1月25日,基地揭牌暨試驗電站啟動儀式在大同市天鎮縣舉行,這是山西省推進能源革命的一件大事,更是轉型發展蹚新路的生動實踐。省、市、縣領導以及王焰新院士出席儀式并共同為科研示范基地揭牌。隨后僅用100天,電站項目即順利建成。電站發電方式是:通過換熱快速形成蒸汽,蒸汽膨脹做功,使熱能轉化為機械能,最終轉化為高品位電能。
2022年9月建設的地熱溫室大棚,是開展地熱供暖的試點項目。大棚總建筑面積1893平方米,采用連棟式玻璃幕墻,以地熱能作為熱源,通過地面及棚頂管道為室內立體式供暖。采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室內溫度、濕度自動調節,實現了地熱資源和現代農業有機結合。通過一個供暖周期的試運行證實,在天鎮極寒天氣下,大棚溫度適宜、運行良好,可大幅降低種植成本,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2023年9月,基地建成地熱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實現產學研結合,為山西省地熱開發利用的規?;瘜嵤┑於嘶A。
按照目前最新進展和初步成果,朱日祥、多吉、王焰新等院士專家對項目前景非常看好,保守估計能建設地熱發電裝機容量20MW,目前布局的4口地熱井發電尾水,還可以解決120萬平方米的集中供暖問題,造福周邊居民。
“基地的長遠目標是立足天鎮縣特殊資源稟賦,依托科研示范基地,以地熱資源梯級開發利用技術為核心,建成一座綜合性示范基地,形成可持續發展產業循環鏈,不斷壯大新能源產業集群,為碳達峰碳中和山西行動貢獻力量。”科研基地經理郭威說。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