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蘇拉”和“海葵”共同影響,福建省沿海連日來狂風不止,三峽集團福建區(qū)域海上風電場9月1日最大風速達23.56米/秒,安裝在該風電場的全球首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不僅沒有“宕機”,反而實現(xiàn)24小時滿功率運行,單日發(fā)電量達38.41萬千瓦時,刷新世界紀錄!
很多人不禁好奇,面對臺風肆虐,這個輪轂高度達152米,掃風面積約7個標準足球場的“巨無霸”,是如何做到不懼風浪,御風運行的?
“臺風對風電場的影響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破壞型,一種是增益型。”三峽集團風資源評估團隊負責人文仁強告訴記者,如果臺風正面來襲,往往對風機的損壞較大。在臺風來臨前,運維人員便提早對機組進行自動偏航變槳,甚至會選擇停機,使其以最安全的角度迎戰(zhàn)臺風,減少大風對風機的沖擊。
如果風電場處于臺風外圍,超大風速便將“壞事”變?yōu)?ldquo;好事”。
“臺風過境會帶來大風過程,利用好這個過程,可以換來比往常更多的‘綠電’。”文仁強表示,臺風“蘇拉”和“海葵”對三峽集團16兆瓦海上風機的影響恰是“增益”的典型效果,更是海上大風車機智應對臺風過境的優(yōu)異表現(xiàn)。
要想向風借好力,需精準預測風云變幻。
“當臺風橫掃三峽集團福建區(qū)域海上風電場時,新研發(fā)的氣象智慧應用綜合平臺派上了用場。”三峽集團氣象科創(chuàng)團隊負責人李矜霄告訴記者,借助這一平臺,氣象團隊對臺風生成、移動、強度等氣象要素進行多時空尺度精細化模擬、預警、預測,從而優(yōu)化發(fā)電并網(wǎng)效率,提升海上風電場站在極端天氣狀況下的氣象資源利用效率。
“16兆瓦海上風機最大能扛住瞬時75米/秒的風速,相當于能抵抗17級以上的臺風。”金風科技研發(fā)代表高亞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設計之初,研發(fā)團隊便對其超長葉片進行了強度、形狀、受力三方面的抗臺風定制化設計。“16兆瓦海上風機葉片采用后掠設計,以更為纖細的葉片形狀降低承受風載,合理利用超長柔性葉片的彎扭耦合效應,在臺風來臨時可以有效卸載葉片的風力。而且,16兆瓦海上風機葉片的主梁采用碳纖維材料,強度是鋼的十倍,在增加葉片強度的基礎上能使重量減輕20%。”高亞州說。
臺風過境,風速不斷變化,機組運行的方式也需要及時調(diào)整。文仁強告訴記者,在臺風來臨前,運維人員會提前進行遠程抗臺風模擬、機組斷電切換備用電源等一系列測試,為迎戰(zhàn)臺風做好充足準備。為了保障機組能順利度過臺風,臺風過境時,運維人員還會借助北斗通信技術,從陸上的控制中心發(fā)出信號,智能切換運行模式,調(diào)整16兆瓦海上風機的供電方式及機組偏航,在規(guī)避臺風過境對機組產(chǎn)生風險的同時,將風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清潔電能。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