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轉型,已逐漸演變為著眼于未來的能源轉型。氫能,被視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8月8日,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官網消息,國家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指南》指出,到2025年,支撐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的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制修訂30項以上氫能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重點加快制修訂氫品質檢測、氫安全、可再生能源水電解制氫、高壓儲氫容器、車載儲氫氣瓶、氫液化裝備、液氫容器、氫能管道、加氫站、加注協議、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汽車等方面的標準,打通氫能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鼓勵產學研用各方參與標準制定,支持有條件的社會團體制訂發布團體標準,增加標準有效供給。同時,深度參與ISO、IEC國際標準化工作,積極提出氫能領域國際標準提案,逐步提高我國氫能國際標準化影響力。
業界普遍認為,隨著國家層面首個氫能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引發,氫能行業相關標準的制定已箭在弦上。在2023中國汽車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直言,燃料電池汽車需要氫能產業的協同發展,氫燃料電池絕不是汽車行業的問題,它是能源的轉型問題。“這是一個重大的能源轉型課題,需要國家層面加快培育向可再生能源轉型。”
與此同時,各地方也將氫燃料電池汽車看作是氫能產業的引領項目,近期相關鼓勵政策頻頻落地。
8月7日,上海印發《上海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23—2025年)》。《計劃》提出,加快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鼓勵私有乘用車電動化,持續推進純電動、氫燃料電池重型貨運車輛的示范試點及推廣應用。到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總量力爭突破1萬輛,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車輛占比超過50%;8月4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其中提出,拓展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場景,推動氫燃料電池、替代燃料等技術及產品商業化,爭創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城市,試行車輛統一設計運營服務標準;更早些時候,深圳、杭州等地亦提出相關目標、補貼政策,內容無一不將“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商業化”列為重要發展方向。
面對商業化落地的長遠目標,“示范運營”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當下必經的重要過程。8月2日,“南沙氫跑”項目網約車發車儀式在廣州南沙廣汽科技館舉行,豐田氫燃料電池車第二代Mirai正式在如祺出行平臺上線。此次在如祺出行平臺投入運營的第二代Mirai車共有20輛,運營區域為廣州南沙區。
在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零碳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王賀武看來,氫能燃料電池已開始進入到規范化示范階段,汽車作為一個先導性的產品,對于氫產業以及戰略的引領作用已經體現出來了。“很多企業都在做與氫相關的內容,這體現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先導性帶動作用。”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6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1000輛,產量同比增長27.1%,銷量同比增長109.9%;1-6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為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8.4%和73.5%。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