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鏈整體可以分為氫能制取、氫能儲運、氫能應用三大環節,其中儲運環節是高效利用氫能的關鍵,是影響氫能向大規模方向發展的重要環節。因其活性強、密度低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使得氫氣儲運問題成為制約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難題。
中氫源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氫源安)立足氫能產業核心痛點,創新產品技術,打造“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助推氫能儲運邁向更高發展。氫能觀察記者采訪中氫源安聯合創始人、總裁朱成博士,共同探討氫能儲運技術,把握我國未來氫能儲運發展新方向。
氫儲運技術需走向多樣化
氫儲運問題正在成為氫能產業中的“卡脖子”問題。氫能儲運環節上游承接氫能制取,下游與氫能應用相連,“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其重要性日益凸顯,不可忽視的是,如何打造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氫能儲運技術,已經成為氫能產業發展必要攻破的堅固營壘。
朱成博士深耕氫能行業多年,現如今從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投入到氫能儲運行業上。談及原因,朱成博士直接點出——氫能儲運是氫能產業未能快速發展的核心之一。“燃料電池汽車在經過幾年的技術攻關后基本已經滿足了示范推廣的條件,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氫能來源將是影響未來燃料電池汽車走向規模化的重要因素。”解決氫能來源問題一方面是氫的制取,另一方面就是氫的儲運。“目前我國加氫站建設雖然已經初具規模,但加氫站本身的儲氫量很有限,一旦長管拖車不能供應,加氫站將面臨斷供風險。”
作為分子直徑和原子直徑最小的氣體,氫氣活性強、密度低,且極易發生泄露,這給氫儲運環節帶來極大困難。此外,儲運氫所用材料比較特殊且價格高昂,這也增大了氫氣儲運成本,限制了氫能的規模化應用。
就目前氫能儲運方式,業內基本聚焦于物理儲氫。然而仍需面臨安全要求、特種設備、關鍵管閥件依賴進口、長時間長距離儲運等問題。在此背景下,中氫源安團隊創新開發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為解決氫儲運難題帶來新方向。
打造安全高效的氫儲運新體系
經過不斷地試驗研究和技術創新,中氫源安團隊突破氫能儲運“卡脖子”難題,攻關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的關鍵技術及核心設備,打破制約氫能儲運束縛,實現了氫能的大規模儲運。
有機液儲運氫技術是一種全新、安全的常溫常壓氫儲運技術,屬于化學儲氫范疇。公司結合自主開發的儲氫設備,將氫能從氣態能源轉化為液態能源,實現了安全高效的氫氣儲運。在儲氫密度方面,質量儲氫密度可達6.2%,體積儲氫密度可達到62kg/ m³。
中氫源安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所選用的有機液具有不易燃、不易爆、不易揮發、無毒等特性,閃點、熔點、沸點都具有相對較高的安全性,可在常溫常壓下儲運,屬于非危化品和非管控品。此外,有機液和含氫有機液在非催化劑條件下非常穩定,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可逆催化反應,從而可以實現長時間儲氫、長距離運氫。
朱成博士還表示,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有機液儲氫前后化學性質都很穩定,存儲時間長,放氫后的有機液可循環使用,既能大規模儲氫,也能分散靈活儲氫,適用性廣。同時,在儲放氫過程中所使用到的催化劑也可顯著提高反應速率,進一步降低能耗。
技術的創新離不開實踐應用與示范。基于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的優勢,2022年底,中氫源安與北京熱力集團共同開展了首個基于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的純氫供熱示范項目,已在北京市石景山投入使用。該項目每年可減少燃氣消耗4.5萬標方,二氧化碳減排量約90噸,利用氫能為建筑供熱領域提供更為安全高效、綠色環保的低碳技術。
中氫源安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不僅應用在建筑供熱領域上,還可在加氫站供氫、交通供能、工業用氫及儲能等多元場景中大規模應用,實現多種能源資源的靈活互補,大幅降低能源成本,創造經濟產值。
中氫源安助力氫能應用場景豐富化
“氫能要為能源做增量。”朱成博士如是說。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能源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氫能,因應用場景的擴大而逐漸走向能源舞臺中央。在能源結構的轉型之中,氫能正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談到氫能在未來能源結構及生態系統中的角色,朱成博士信心滿滿,“可再生能源真正意義的實現了能源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儲存可再生能源成為現在面臨的重要課題。”在他看來,未來能源結構將是“氫電結合”,“能上網的電用來上網,無法上網的電可以轉化為氫儲存起來作為儲能使用。“
優化能源結構,助力能源安全。作為一家成立一年多的初創公司,中氫源安深入鉆研氫能產業發展核心問題,聚焦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打造安全高效、經濟可循環的氫能儲運方式,拓展氫能應用場景,助力氫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