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3Q1 硅料延續高盈利,新產能逐步釋放推動公司業績實現顯著增長,N 型電池業務迎來加速放量,全面布局組件業務,完善一體化布局,助力公司光伏業務穩健發展。考慮到硅料價格降幅超預期,我們下調公司2023-24 年EPS 預測至4.48/4.25 元,新增2025 年EPS 預測為5.10 元,給予公司目標價50 元(基于2023 年11 倍PE),維持“買入”評級。
業績符合預期,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2022 年實現營收1424.23 億元(+119.7% YoY),歸母凈利潤257.26 億元(+217.3% YoY),毛利率38.2%,較2021 年提升10.5pcts,業績整體符合預期。其中22Q4 實現營收403.38 億元(+122.5% YoY,-3.4% QoQ),歸母凈利潤39.96 億元(+84.6% YoY,-58.0%QoQ)。同時,公司披露2023 年一季度業績報告,23Q1 實現營收332.45 億元(+34.7% YoY,-17.6% QoQ),歸母凈利潤86.01 億元(+65.6% YoY,+115.2%QoQ),一季度硅料價格仍維持相對高位,新產能逐步釋放推動公司業績實現顯著增長。
硅料盈利堅挺,出貨量穩定增長。2022 年全年公司硅料出貨25.68 萬噸(+138.41% YoY),得益于全球光伏裝機需求超預期,高純晶硅產品供不應求,公司硅料單位盈利創歷史新高。2023Q1 硅料價格經歷快速反彈后緩慢下降。我們測算,2023Q1 公司硅料出貨約8 萬噸(+14% QoQ),權益出貨6 萬噸以上,單噸凈利潤約為12-13 萬。產能擴張持續推進。截止2022 年末,公司硅料產能26 萬噸,隨著樂山12 噸高純晶硅項目建成投產,我們預計2023 年底公司硅料名義產能將達到38 萬噸,全年出貨量有望超過30 萬噸。定增助力產能擴張,4月26 日公司披露定增預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60 億元用于包頭和保山各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建設,且預計于2024 年內投產,屆時公司名義硅料產能將達到78 萬噸。此外,公司通過技術進度持續降本增效,全年單位硅耗、綜合電耗、蒸汽消耗分別同比下降2.7%/10.7%/72%,成本優勢帶來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龍頭優勢進一步強化。
大尺寸PERC 電池產能快速釋放,TOPCon 電池有望加速放量。2022 年公司電池片實現銷量47.98GW(+37.4% YoY),2023Q1 電池出貨約16GW,截止目前,公司電池總產能超70GW,其中大尺寸占比超過95%,預計2023 年底公司電池產能將有望達到100GW。公司持續深挖降本增效潛力,通過工藝改善、國產物料導入等措施,實現PERC 電池非硅成本下降13%。此外,公司積極推動TOPCon 技術量產,平均轉換效率已超25.5%,9GW 眉山TOPCon 產線已于2022 年11 月投產,彭山16GW 電池項目公司預計將于2023Q3 建成投產,到2023 年底公司TOPCon 電池產能有望達到25GW,全年出貨10GW+。
同時,公司在HJT 技術路線上已完成雙面納米晶技術開發,組件功率突破720W,進一步向量產條件靠近,公司還同步推進全背接觸電池、鈣鈦礦/硅疊層電池等前沿技術方面的研發,均取得積極進展。
全面布局組件業務,完善一體化布局。2022 年公司組件實現銷量7.94GW(+226.1% YoY),2023Q1 組件出貨約3GW。順應行業一體化發展趨勢,依托可靠的產品品質觸達終端客戶,公司2022 年下半年開始全面布局組件業務,持續推動組件產能擴張,在原有的14GW 組件產能基礎上新增鹽城25GW、南通25GW、金堂16GW 組件產能規劃,我們預計2023 年底公司組件產能將達到80GW,全年出貨35GW。通過完善產能、產品、銷售網絡布局,公司有望 快速推動組件業務放量,積累規模效益,躋身組件廠商第一梯隊序列。
風險因素:光伏產業鏈需求不及預期;公司產能釋放不及預期;公司組件銷售渠道拓展不及預期等;硅料價格下降幅度超預期。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公司作為硅料龍頭,持續推動新型電池、組件業務產能擴張,完善一體化布局。但考慮到硅料價格降幅超預期,基于公司財報,調整公司2023-24 年凈利潤預測至201.90/191.49 億元(原預測為281.4/287.5億元),新增2025 年凈利潤預測229.56 億元,對應EPS 預測分別為4.48/4.25/5.10 元,現價對應PE 為9/9/7 倍。結合可比公司(大全能源,隆基綠能,晶澳科技,鈞達股份)2023 年基于Wind 一致預期的平均PE 為11 倍,考慮公司硅料龍頭地位穩固,一體化布局完善,給予公司2023 年11 倍PE,對應目標價50 元,維持“買入”評級。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