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計劃將海上風力發電領域從其領海擴展到其專屬經濟區,從而在俄烏沖突期間實現碳中和并確保能源安全。
一專家小組曾針對在專屬經濟區打造風力發電設施的可行性問題展開研究,并于最近得出結論:在國內法的支持下,這一計劃有可能實現。官員們表示,政府正計劃制定或修訂必要的法律法規,并預計在5月左右更新其海洋戰略。
俄烏沖突加劇了全球對能源供應的擔憂,也加強了人們對實現能源多樣化的需求。
日本自然資源稀缺,嚴重依賴火電供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較小。然而,隨著全球脫碳勢頭日益強勁,日本亟需實現能源轉型,從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中獲取更多能源。
英國、比利時、荷蘭等歐洲國家已經在其專屬經濟區建立了海上風電場。中韓兩國也在加強海上風力發電建設。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在去年12月收到提案時表示,“我們有責任采取措施,積極響應全球努力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們將加強海上風力發電建設,將范圍擴展至專屬經濟區,以便更好地利用海洋資源,打造脫碳社會。”
國際能源署的數據表明,2021年風力發電在可再生能源中增長最顯著,但要想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其年產能仍需提高。機構指出,海上風力發電需要進一步降低成本。
執政自民黨一直在敦促政府制定一項戰略,以實現海洋資源的合理利用,這對日本交通、資源開發和國家安全都至關重要。
日本最大的商業游說團體經團聯(Keidanren)也強調,這個擁有世界第六大海域的島國亟需提高其海洋競爭力。該團體指出,日本應大力支持海上風電這一關鍵領域,建立必要供應鏈,開發相關技術以控制成本。
日本領海內已采用深嵌海底的固定式海上風力渦輪機。然而,專屬經濟區延伸至海岸基線外200海里(約370公里),地處深海區,采用漂浮式風力渦輪機更為合適。
未來在專屬經濟區安裝海上風力渦輪機獲得了政府小組的許可,這是日本海上風電發展的一大進步。但專家表示,這些渦輪機可能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投入使用。
日本的目標是到2040年將海上風力發電量提高到30至45吉瓦,大約相當于45個核反應堆。
針對其能源結構,日本政府確立的目標是2030財年可再生能源實現占比36%至38%,比2019財年翻一番。核能和煤炭將分別占比約20%。
一旦涉及國家安全,海上風電發展可能成為一個敏感問題。政府需要決定專屬經濟區的設備安裝地點,并與相關方協商。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沿海國在其專屬經濟區內享有勘探開發、養護和管理該區域內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
沿海國可以在風力渦輪機等設施周圍設置安全區,但應確保其他國家的航行自由。該法律還呼吁要“適當考慮”其他國家的權利。
該政府小組報告稱,確保其他國家的航行自由很重要。但在此之前,明確日本打算做什么更為重要。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