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準備到年末最后一月,是時候開始眺望明年投資方向了。
2022年的市場行情波動也充分證明了一個道理,即使是最性感的賽道,也避免不了宏觀復雜環境帶來的回撤。沒有買入了就可以一勞永逸躺著賺錢的投資,只有行業景氣周期波動帶來的賬面收益起起伏伏。
2023年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必然還有很多,因而穩健且確定性的投資機會更顯珍貴。
當然,A股上百個行業,認真挖掘還是有不少機會的。比如今天討論的風電行業(光伏已經被說爛了,下次看需要可再分析)。
因為口罩問題,2022年的風電裝機被明顯耽擱,但需求只是被推遲,并不會缺席。
如果不出意外,2023年風電行業高光回歸,概率很大。
風電周期
根據《“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十四五期間,風電和光伏發電量要實現翻倍,其中,風電新增裝機要達到300GW,預計到2025年累計裝機規模達581GW。
截至2022年10月,風電累計裝機348GW,離目標還有67%的差距,而且這還僅是國內的量,沒有計入來自海外市場的增量需求,可想未來空間可謂巨大。
在2020年,因為補貼政策,國內陸上風電上演搶裝潮,隨后2021年海上風電也上演了搶裝潮,這兩波的高景氣,也引發了風電概念股的暴漲行情,很多行業龍頭的股價跟蹤上漲了數倍。
但到了今年,行業急速轉入下行周期。
因為口罩問題持續干擾,宏觀經濟壓力疊加很多產品供應鏈節點出現問題,導致風電產品零部件的齊套率不足,進而導致行業開工安裝不及預期。
有數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累計風電新增21.14GW,同比增長10%,對比之下,光伏新增58.24GW,同比增長99%,前者落后差距很大。
同時,1-10月份,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4607億元,同比增長27.0%。其中,太陽能發電1574億元,同比增長326.7%。風電投資1205億元,同比卻出現了下滑26.7%的大幅下滑。
這是因為今年供應鏈問題疊加宏觀形勢,風電企業也不敢放膽投資擴張的結果。
前三季度,A股風電板塊整體營收實2425億元,同比下滑7.5%,規模凈利潤183.77億元,同比下滑5.7%。其中Q3營收845.3億元,大幅下滑了14.6%,凈利潤51.24億元,同比更是大幅下滑27.9%,30家風電企業中僅有4家的凈利潤維持增長。
反應在股價上,整個風電行業的今年表現都在跌宕走弱,即使是行業龍頭也難免其勢。
但風電行業作為政策明確引導規劃的行業,裝機量雖然被壓制,但只是需求被推后,并不會消失。
從實際數據看,9月份以來風電零部件出貨開始加速,下游開工吊裝也在增加,一些地區的招標和規劃也在出行明顯增長。
尤其是隨著疫情政策的變化,以及政策上的發力,風電行業又再次出現回暖跡象。
據機構統計,2022年1-10月國內風機招標量為91.72GW,同比增長90.09%。其中陸上風機招標量為68.10GW,同比增長47.82%;海上風機招標量為23.62GW。市場預計年內有望突破100GW大關,規模很可能會超預期。
一般而言,風電裝機是年內與次年3:7的比例執行,按上述的規模,再疊加明年的增量,實際新增裝機有不小概率超過70GW,甚至超過2020年的高點記錄。
對比今年的實際規模,這可是巨大的增長了。
幾個超預期新變化
近月來,國常會議多次重點提及要狠抓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地見效,力爭年內形成更多工作量。同時還疏通項目流程、加快項目資金支付,帶動社會資本投資方面做出很大努力。
同時,在對待口罩防控方面的舉措也做了更科學的調整。
這些是超預期的政策變化,當然成果是顯著的。
盡管10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依然未見顯著回升,但企業的信心和長期投融資出現了明顯的增長,這為未來經濟復蘇打下很強基礎。
更宏觀的是國際形勢的緩和以及到了2023年美國加息周期或宣布結束,國際物流供應鏈暢通,資本現金流壓力降低,那么歐美市場對風能建設的需求也會加快復蘇。
2022年5月,歐盟公布了“REPowerEU”行動計劃,將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標上調至45%,同時計劃2030年風電累計裝機480GW。
同時,越南、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對風電建設的規劃也在加速推進,裝機需求開始增加。
而風電光伏行業作為中國的主場,無論產能還是度電成本,一直都站在全球第一梯隊。2021年中國風電機組出口容量3268MW,同比增長175%。隨著海外地區不斷增加的規劃,對我國的風光電產品需求量肯定也是更加巨大。
另一個方面的變化,來自風電產品制造成本端的下降。
風電機組最大的用材成本在于塔筒、葉片、齒輪箱、輪轂以及變流器、發電機等關鍵部件,主要原材料涉及鋼鐵、銅材、環氧樹脂等材料,今年這些材料價格相比去年明顯回落,尤其用量最大的鋼鐵材料,降幅最大。這為降成本帶來不小的貢獻。
雖然在產品銷售端的售價也出現了一些下滑,但隨著未來放量交付,規模利潤貢獻就會很好體現出來了。
在數據上,別看三季度的風電整機環節毛利率同比和環比都還在下降,但實際上這里有個主要原因是這些訂單是去年底中標的低價訂單開始出貨導致的。
毛利的改善,或許會在明年就可以體現出來。
風電還有一個更多大的亮點:海上風電在超預期涌現增量。
國內方面,截至目前我國各沿海省份發布的“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規劃并網規模近70GW,開工規模超90GW,實際落地速度超預期。
今年10月風機招標量為3.35GW,環比下滑53.29%,其中陸上風機招標量為2.08GW,環比下滑70%;但海上風機招標量1.27GW,環比大增了5.35倍。
國際方面,今年5月,丹麥、德國、比利時與荷蘭四國共同簽署文件,四國共同承諾,到2050年將四國的海上風電裝機增加10倍,從16GW提高至150GW,其中在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總量將達到65GW。同時,美國預計在2030年前新增至少30GW海上風電,英國也將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目標從40GW調增到50GW。
綜上可見,海上風電機組的爆發速度,遠比陸上風電來得要猛。
預計,2023年,海上風電的概念股表現,或會超出很多人的預期,值得關注。
投資看什么
那么,明年風電投資,看什么?
穩健來看,主要有三個方向值得關注:
一是,風電的核心配件商。比如樁基、塔筒、葉片、齒輪箱、輪轂這些占成本最高的領域,以及以及變流器、發電機這些集中度較高的領域。
當然,這個行業很講究規模效應,重點關注產能規模最大,拿到訂單規模最可觀的龍頭,準沒錯。
二是,大型機組供應商,因為大型化意味著更高單價,以及更高的單位利潤。在A股里中小型機組風電股的業績和估值一直普遍跑不過以大型機組為主的就是證明。
其實現在的風電行業也朝著“大型化”“輕量化”的方向加速發展,對于風電整機,更大更輕促就了全產業鏈的降本增效。
首先單位重量下降,意味著造價更低;其次大葉片掃風面積更大,生命周期內能夠提供的電量就愈多;并且,風電站需要安裝的機組數量更少,安裝及運營階段的成本也有望降低。
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我國新簽訂單中陸上風電的平均單機容量已經上升至5.4MW,5MW及以上陸上風電機組的占比已經達到了83%。
2022年上半年我國新簽訂單中,海上風電機組的平均單機容量已經上升至8.9MW,8MW及以上海上風電機組的占比已經超過了75%。
三是,海上風電板塊。上述也分析了,海上風電是未來國內外大力開發的新領域,未來幾年裝機增速絲毫不比陸風差,規模也非足夠可觀。這里面的產業與陸上風電較大區別在于還需要額外的硬件設施,尤其包括高壓海纜、防水設備等。
這里面機會大大的有。
結語
總的來說,隨著宏觀不利因素減少,行業需求在加速疊加,以及成本端的下降,風電行業的中長期確實逐漸等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時間節點。
預計明年,風電行業的上游零部件企業出貨有望快速釋放,中下游裝機也會加速,行業的利潤環比改善是較確定的了。
當然,資本都是聰明的,市場對于一些非常核心部件的龍頭即使在當前市場環境較差下也給與了較高的估值,提前預支了一部分的未來業績,所以在投資上,還是需要多耐心,把握好布局的時點,避免高位上車的情況。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