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刻不容緩

2022-03-25 09:13:58 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王曉真  

近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題為《氣候變化2022:影響、適應與弱點》的最新報告,報告總結了自1890年以來全球氣溫上升1.1℃對自然和人類造成的影響,并指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正變得愈發有限,為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再次敲響警鐘。

該報告分析了人類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減弱的五點原因。一是如果不對氣候變暖加以遏制,其危害將進一步放大。2014年以來,熱浪、干旱、野火和其他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已遠遠超過自然演變的規律。這些氣候危害嚴重破壞了全球生態系統,甚至導致了不可逆轉的損失,例如物種滅絕。人類正面臨著糧食和水資源安全問題加劇,由食物、飲用水等傳播的疾病發病率增加,以及身心健康狀況惡化等沖擊。如果不對全球變暖加以控制,這些氣候危害的增加將不可避免。

二是適應性達到極限。目前,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許多適應性舉措不再有效。事實上,適應性舉措既有“硬性”極限,也有“軟性”極限。在自然系統中,“硬性”極限意味著人為干預無法產生效果。如果海洋溫度繼續升高,一些珊瑚礁可能會完全消失,而僅依靠“適應”無法解決此類問題。換言之,適應性舉措不能避免所有損失,且這些損失會在世界各地不同程度地呈現出來。

三是“適應不良”。一些適應性舉措進一步加深了現有的社會不平等并導致不良后果。例如,建造海堤原本是為了保護人類定居點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但由此造成的雨水淤塞又會導致洪水在該地區成為新風險。不幸的是,此類案例并不少見,且對邊緣群體和弱勢群體影響最大。

四是城市面臨挑戰和機遇。全球有3.5億城市居民面臨水資源短缺,極端氣溫等也加劇了空氣污染等城市中持續存在的問題。同時,報告還列舉了城市可采取的諸多適應方案,其中很多方案會讓城市變得更加“綠色”。比如,通過在上游種植樹木來防洪和為房屋遮蔽熱浪,恢復紅樹林以保護社區免受海浪侵襲等。

五是“機會之窗”正在迅速關閉。實現“氣候適應性發展”,要將適應性措施與溫室氣體減排相結合,這需要充足的資金、包容的治理、透明的決策以及廣泛的參與。當前,全球近一半人口生活在極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區域;全球1/3人口暴露在有致死風險的高溫天氣中,這一比例到21世紀末可能增加至3/4。到2050年,將有大約10億沿海居民每年都面臨嚴重的水災。同時,溫度和濕度上升會促使蚊蟲滋生,向人畜傳播疾病。這意味著缺乏醫療基礎設施、數據搜集能力較弱、早期預警系統欠完善和疫苗接種能力不足的貧困國家會面臨更嚴峻的困境。

留給人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時間已十分緊迫。報告作者之一、美國克拉克大學國際發展、社區與環境系主任愛德華·R. 凱爾(Edward R. Carr)強調,國家、社區和個人都應認識到轉型的必要性,要探究轉型對哪些人影響最大,并在此基礎上制定規劃、實施管控。他表示,已有案例能夠充分證明通過轉型來適應氣候變化的可能性。在澳大利亞,人們已經開始可再生農業實踐,增加土壤中的碳存儲,進一步改善土壤狀況。農民的合作意識和生態保護意識也得到增強。

凱爾提到,一些政客會因為轉型成本過高而選擇保持現狀,但事實上,人們一直在為應對氣候變化不力而付出代價。報告用充分的證據表明,全球變暖加劇將帶來更加廣泛的危害。據估計,目前僅城市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的成本每年就高達640億—800億美元。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1世紀中葉,這一成本可能會達到現在的10倍。因此,加快轉型十分必要。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