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東營勝利油田,到陜西榆林化工企業,再到山西晉中熱電公司,最近幾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走進能源企業,頻頻談及“雙碳”工作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總書記再次強調,“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
內蒙古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也承擔著綠色轉型的重任。圍繞“雙碳”,這里正在經歷怎樣的轉型,承受了怎樣的陣痛,又將有什么落實舉措?
煤是漆黑的?不,它是五彩的
李強和父輩一直做煤炭生意,看似身材粗獷的李強心中對煤炭卻有著細膩的情感。從靠手挖肩背的小煤窯發展到現代化礦井,一路走來,他見過暴富的瘋狂,也嘗過深陷低谷的抓狂。他不僅實現了小家的巨變,更見證了煤產業對國家的貢獻。運煤專列從他的家鄉鄂爾多斯出發,駛向全國各地;高壓電網跨山越嶺,將煤電資源送往城鎮、工廠、千家萬戶……“烏金”,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源源動力。
然而,過去幾十年對煤炭資源的大開發,雖然對國家及地方經濟發展有一時促進,很多問題也隨之而來。內蒙古對煤炭資源的利用,很長時間都只是停留在“挖煤賣煤”的粗放式發展階段,“一煤獨大”“因煤倒霉”“談煤色變”……漆黑的煤,讓這個興于煤的能源大省一度出現了困于煤的情況。
尤其是當“雙碳”來了,該怎么辦?
傳統能源地區面臨的情況大多是一樣的:既要保障全國能源供應,又要擔起減排降耗的重壓,其綠色低碳轉型更是遇到挑戰。一些地方心里沒底,有的地方甚至出現能耗“雙控”一刀切、拉閘限電、運動式“減碳”等現象。
“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總書記的話為當前“雙碳”工作中的一些誤區敲響了警鐘。
看似漆黑的煤,其實不是只有黑色,在顯微鏡下,它呈現出耀眼的金色、高冷的藍色以及低沉的灰色。能源大省內蒙古深刻認識到,推動“雙碳”短期內不能放棄傳統化石能源,更不能背離經濟發展這條主線。關鍵是把粗煤做細,讓人們重新認識本就五彩斑斕的煤,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
從一塊黑煤,到一瓶白色聚丙烯顆粒,再到一卷透明保鮮膜,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大路工業園區的一家煤化工公司展臺上,直觀呈現了煤炭“由黑變白”的華麗轉身。
“鄂爾多斯正在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實現煤炭從原料到材料、由低端到高端的產業升級。”大路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局局長付飛雄說。
近日發布的《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內蒙古將基本建成綠色、集約、高效、智能、安全的現代煤炭工業體系。
沙漠是黃色的?不,它是藍色的
春寒料峭,內蒙古五原縣聯星村村民楊改枝家卻暖意融融。她家每個房間都安裝了暖氣,架設在房頂、院中的太陽能光伏板正源源不斷地發電供暖。“以前過冬靠燒煤,家里黑煙滾滾嗆得很,現在村里給安裝了光伏板集中供暖,方便又衛生,一點不比城里差。”楊改枝說。
聯星村是內蒙古第一個光伏村,利用空閑的住宅房頂、院落和養殖圈舍安裝光伏發電板,目前年發電量達5400萬度,每年每戶農民能補貼4050元至8100元。
這個西北小村落的可喜變化,映射了“雙碳”背景下的能源之變,新能源正在從生力軍轉為主力軍。重大機遇之下,內蒙古借助豐富的風光資源稟賦和廣闊的沙漠、戈壁、荒漠等可開發地帶,積極承接一大批風光發電項目落地,努力從傳統能源大區轉向清潔能源大區。
在內蒙古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的建設現場,百余名工人干得熱火朝天,近百輛推土機正開足馬力推沙填坑、平地夯基,等光伏板架設起來,這片漫漫黃沙將變身“藍色硅谷”。
項目投建方之一的億利光伏治沙集團總裁張永春介紹:“該項目是國家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之一,總投資近120億元,規劃用地規模10萬畝,投產后生產的綠色電能每年可節約標準煤超過100萬噸,年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300萬噸。”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局長王金豹表示,目前全區新能源裝機突破5000萬千瓦,居全國首位。但發展新能源,不能只看裝機規模,棄風棄電問題不容忽視,也不能再走簡單的“挖煤賣煤”“發電賣電”的老路。
“發展新能源,必須強化系統觀念、鏈式思維。”以內蒙古包頭市為例,當地不再局限于爭搶新能源發電項目,而是一體推進風光資源開發、產業鏈延伸配套和場景應用拓展,統籌布局調峰電源、電網設施、儲能裝置、氫能項目,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和運維服務業。
目前,全區有風電整機制造企業11戶、產能5500臺套,吸引金風、遠景、東方電氣、明陽智能等主流整機制造商紛紛在此設立制造基地;同時全區新型光伏裝備等配套產業走向集群化發展,單晶硅、多晶硅產能均占全國產能的1/3以上。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張永生看來,傳統能源大省要一手做“減法”,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發展;一手做“加法”,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經過眼前的轉型陣痛期后,一些地方會脫胎換骨,長遠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慢不得,也急不來
煤炭實際產能全國第一、電力總裝機全國第一、新能源裝機全國第一、外送煤炭量全國第一、外送電量全國第一、外送電能力全國第一。“六個第一”,不僅是內蒙古能源的成績單,更是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曾語重心長地說:“辦事情一定要掌握這么一個原則,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我們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對‘雙碳’工作意義的認識,從服務大局出發, 把綠色低碳要求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穩健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主任龔明珠說,落實總書記指示精神,內蒙古的“雙碳”工作要按照全國布局來統籌考慮,堅持先立后破、穩扎穩打,該減的減,該保留的保留,適當時候還要強化一些舉措。
去年冬季,各地用煤緊張,煤炭價格飛漲。內蒙古想盡辦法核增優質產能,全力保障煤炭增產穩價,持續釋放煤炭優質產能1.9億噸,為兄弟省份“雪中送炭”。
從全國大局出發,從行業長遠出發,內蒙古正在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雙碳”工作,突出系統觀念,統籌發展與減排、整體與局部、短期與中長期、減碳與安全,研究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推進“雙碳”工作,更不能忘記守好生態底線,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內蒙古提出嚴防以保供的名義搞野蠻粗暴式開發,嚴防安全生產不達標的煤礦“搭便車”。目前,全區一半以上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草原森林重要生態功能區,不再新上礦業開發和風電、光伏項目,停止自然保護區內所有礦山企業開采勘探活動。
慢不得,也急不來。內蒙古的“雙碳”之路,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