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市場洗牌也在保健云的預料之中。他對時代財經稱,地緣政治的不明朗對全球原材料市場產生深刻影響,可能會引發產業鏈的重構。
近日,能源安全成為關注的焦點。隨著石油價格破百,并在高位震蕩,天然氣市場也出現異動。
2月28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最新一期的中國LNG(液化天然氣)出廠價格全國指數為8383元/噸,與1月25日的4790元/噸相比,漲幅高達75%。
同樣,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TTF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連續多個交易日上漲。2月24日,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TTF跳漲超50%,達到132.71歐元/兆瓦時。2月28日,倫敦ICE交易所歐洲4月交割的天然氣期貨價格開盤第一分鐘就上漲35.3%,漲到每立方米1.45美元。
此番天然氣的上漲與地緣政治不無關系,其中,德國總理朔爾茨2月22日宣布暫停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認證程序,這意味著北溪二號的開通遙遙無期。
“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的開通能穩定市場預期,使市場的波動性降低,供求平衡的穩定性提高。”2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保健云對時代財經分析。
“現如今,北溪二號的開通再添變數,對天然氣相關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都會有影響,這種影響的傳導機制不僅是區域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保健云說道。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名有色金屬分析師告訴時代財經,北溪二號投產再被叫停,帶動天然氣價格大漲,導致歐洲鋁、鋅等工業企業成本再次抬升。從中長期來看,海外能源成本重心將進一步抬高,擠壓冶煉廠利潤。
據天風期貨研究所去年12月一份研究報告,在上一輪天然氣大漲行情中,即2021年10月,已有幾家鋁廠宣布減產,例如Aldel、Slovalco、Talum等合計減產約 17.25 萬噸。
在這種情況下,歐盟開始尋求能源替代方案,尤其是德國。
當地時間2月27日,德國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表態稱,未來可能擴大對煤炭的使用,以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次日,德國氣候部門提出新的立法草案,擬將100%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提前至2035年,較此前目標提前15年。
北溪二號繞過烏克蘭 連接俄德天然氣供需
據民生證券石化日報,德國總理朔爾茨2月22日要求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撤回正由德國聯邦網絡管理局審查的關于北溪二號供應安全的分析報告,經濟部相關部門需要再次評估北溪二號的供應安全問題。
據公開資料,北溪二號在波羅的海海底的天然氣管道耗資110億美元,總長1230公里(764 英里),沿俄羅斯至德國的波羅的海海岸鋪設。
據中信建投的數據,2021年,俄羅斯占全球原油產量的11%,貢獻了全球油、氣出口總量的12%和21%。歐洲對俄羅斯的油氣供給依賴度更高,2021年,俄羅斯出口歐洲油氣貿易量占全球出口至歐洲油氣貿易量的29%和36%。
“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對俄羅斯、德國這兩個國家解決能源進出口具有戰略性影響。北溪二號繞開了烏克蘭,直接連通歐洲最大的供給國與最大的需求國,降低了天然氣經過烏克蘭管道的風險,以及政治、經濟的壓力。”保健云對時代財經分析。
保健云進一步指出,北溪二號在全球范圍內對美國、歐洲跟俄羅斯之間的能源關系,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這條天然氣管道順利開通的話,就會降低美國在歐洲天然氣市場上的影響力或是干預能力,那么美國的地位自然會下降。”
據中金公司研報,北溪2號已于2021年9月建設完畢,但尚未投入使用,目前仍在等待德國和歐洲相關部門審批。歐俄關系的變數可能會因此影響后續北溪二號的進展。這在歐洲天然氣供應依賴度較高,而此前一度氣價飆升的背景下,會加大短缺格局。
據悉,俄羅斯在全球能源供應中擁有極為重要地位,即便美歐禁止俄使用SWIFT國際結算系統,卻還是“手下留情”——負責俄羅斯能源進出口國際支付與結算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不在制裁范圍內。
在保健云看來,這是特殊時期、特殊背景下達成的共識。“畢竟把俄羅斯從SWIFT剔除掉,歐洲受到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導致歐洲能源價格的飆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不在制裁范圍內,為未來談判以及美國、俄羅斯在能源供氣市場的相互博弈,留下了空間。”
歐洲天然氣走高,產業鏈承壓
歐洲國家天然氣大量依賴進口。
有數據顯示,芬蘭、拉脫維亞、波黑、摩爾多瓦等國進口天然氣中,俄天然氣占比超過90%。另外,保加利亞接近80%、德國、意大利和波蘭超過40%,法國接近25%的天然氣也從俄羅斯進口。
俄歐在油氣貿易中相互依賴,意味著俄能源供應下降或將使雙方都付出高昂代價。
據新華社引述伍德麥肯茲咨詢公司歐洲天然氣研究首席分析師菲利片科認為,如果出現長時間供應中斷,歐洲今夏無法重建天然氣庫存,冬季就將面臨儲氣量接近于零的災難性局面。天然氣價格將瘋狂飆升,嚴重沖擊工業生產,加劇通貨膨脹,歐洲能源危機甚至可能引發全球衰退。
事實上,去年由于疫情影響導致能源供應鏈中斷。在經濟復蘇,需求大增下,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突破新高,相關產業鏈備受壓力。
據天風期貨研究所去年12月一份報告,由于天然氣價格走高,海外鋁廠持續減產,新一輪的減產規模升級至44.73萬噸。據天風期貨測算,在天然氣價格暴漲之前,歐洲水電鋁廠的利潤通常比使用天然氣作為電力來源的鋁廠要高出100-200美元/噸,分叉點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顯現,使用天然氣的鋁廠利潤在三季度有一定縮窄,進入四季度被快速擠壓,直接虧損。
天然氣創下新高后,電力存在敞口的鋁廠——以德國、法國、西班牙為代表,最新的成本達到4100美元/噸,單噸虧損超過1000美元/噸。在上一輪天然氣大漲行情中,即2021年10月,已有幾家鋁廠宣布減產,例如Aldel、Slovalco、Talum等合計減產約 17.25 萬噸。
2月28日,上述有色金融期貨分析師對時代財經稱,短期而言,寒冬已經過去,疊加市場擔憂俄鋁面臨制裁風險,海外鋁價走強并不斷創下新高,歐洲電解鋁企業當前仍然有一定利潤。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海外能源成本重心將進一步抬高,擠壓冶煉廠利潤。
“海外擾動頻繁發生,鋁廠利潤遭到擠壓,或將導致復產和投產進度放慢,海外供需缺口放大。”該分析師指出。
這樣的市場洗牌也在保健云的預料之中。他對時代財經稱,地緣政治的不明朗對全球原材料市場產生深刻影響,可能會引發產業鏈的重構。
“因為一些產業鏈出現斷裂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重構或者跨地理空間的轉移。一些抗風險能力小的企業會破產、倒閉,但在這基礎上又形成新的、適應新條件的新興行業或企業。”保健云指出。
碳中和大趨勢下 能源替代迫切
對于近期天然氣價格的波動,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2月28日對時代財經分析,畢竟北溪二號尚未開通,短期來說還是主要由于地緣政治局勢不明,影響人們的心理預期,使得天然氣市場的價格產生波動。
對此,保健云持相同觀點,他認為,雖然北溪二號的影響很大,但從長期來說,包括俄羅斯、歐盟會采取一些替代性的方案,一旦形成新的平衡機制,這種波動和影響會逐漸減弱,市場會恢復到平衡的狀態。
事實上,歐洲各國在碳中和背景下,一直致力于尋找能源的各種替代方案。
具體到德國,早在去年10月份,傳出德國將在2022年全面棄核,成為西方工業大國里第一個全面棄核的國家。
據公開資料,核電曾占到德國電力供應的四分之一,同樣計劃放棄或縮減核能的還有瑞士、比利時、西班牙和法國。法國作為全球核電大國,計劃在2035年前,把核電占比從目前的75%降為50%。
林伯強曾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介紹,“棄核電”是德國的一個長期決策。德國棄核最主要原因是核電站的安全問題,老百姓不愿意繼續發展核電,特別是福島事故之后,更加加速這個決定。
林伯強還稱,為發展可再生能源讓路也是“棄核電”的一個重要原因。核電退出舞臺,其他新能源才能被推向前臺。
2月28日,德國氣候部門提出新的立法草案,擬將100%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提前至2035年,較此前目標提前15年。
對于德國氣候部門提出新的立法草案,長江證券認為這一政策持續升級,使得德國光伏加速預期再強化。
長江證券進一步指出,該目標實現可能性較大。歐洲40%天然氣依賴俄羅斯進口,近年由于地緣政治因素,比例有所下滑,推動歐洲電價上漲。長江證券預計歐洲各國新能源發展均將進入新的加速階段,未來五年有望實現30%-35%的復合增速。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