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海既有居住類建筑屋頂進行大規模光伏坡頂改造益處較大,但涉及面廣,影響較大,應進行各層面廣泛的可行性研究。”上海市人大代表、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林浩在2022年“上海兩會”期間提交的一份建議中說道。
林浩分析稱,上海是用電大區,本地電力供應不足,主要依靠外地輸送電力,受自然地域條件限制,上海要高質量地完成國家賦予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艱巨。光伏、風能等綠色能源是實現“雙碳”戰略重要的技術路徑,在能源消耗區域的中心構建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是綠色能源生產和輸送的經濟、高效的模式。
他關注到,近年來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了一系列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的政策舉措,鼓勵在學校、醫院、公共機構等公益性領域以及各類保障性住宅和農村的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上海市域除了學校、醫院、公共機構等公益性建筑的屋頂可以進行分布式光伏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外,更大面積規模的既有各類居住類建筑的屋頂是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巨大潛在資源,采用光伏發電與建筑構件融合的坡頂既能滿足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需求、提高上海綠色能源生產能力,又能解決大量既有居住類建筑頂層居民“冬冷夏熱”和屋頂材料老化滲水的老大難問題。
林浩認為,上海的多層居民建筑經過了“平改坡”改造,解決了頂層居民的屋頂保溫和滲水問題,但更大體量的高層住宅的頂層居民仍然在經歷“平改坡”以前多層居民的類似困境,也造成了大量住宅空調能源的浪費,而且受建筑防水材料壽命的影響,10年以上高層建筑的屋頂均會不同程度地存在滲漏水現象,很難通過局部維修解決長期不再滲水的問題。一些早期的多層“平改坡”建筑的屋頂也因材料壽命原因開始進入需要再次維修的階段。他因此建議,“采用光伏發電和建筑融合構件對上海大量的既有居住類住宅樓頂進行‘平改坡’改造,利用光伏構件模塊高達25年以上的材料使用壽命以及坡頂防雨疏水和保溫的功能,結合使用期模塊化零部件的專業維保能力,有望徹底解決大量既有居住類建筑的使用缺陷。”
不過,因涉及技術問題及屋頂產權等問題,林浩建議對上述改造先行開展廣泛的可行性研究,包括:
在技術層面對工業化、標準化的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的構件模塊及其模數進行可行性研究,以適應各種既有建筑的屋頂平面尺度和屋面電梯、水箱位置的變化。
對改造后的居民樓宇光伏屋頂的產權、營運主體及收益分配的法律依據進行研究。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