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芒能源獲悉,12月7日下午,我國首個漂浮式海上風電平臺,搭載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5.5MW),組成“三峽引領號”(三峽能源牽頭,聯合三峽上海院等科研機構以及國內風機廠商自主研發),在廣東陽江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
這標志著我國在全球率先具備大容量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自主研發、制造、安裝及運營能力,對促進我國海上風電高端裝備制造升級、挖潛深遠海風能資源來說意義重大。
伴隨著陸上乃至潮間帶、近海機位的逐漸飽和,風電場建設走向深遠海已成為必然趨勢。海上風電漂浮式風電適用于水深50米以上的海域,具有成本較低、運輸方便的優點。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被寄望為“未來深遠海海上風電開發的主要技術”,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探索。
漂浮式海上風機技術主要參考固定式海上風機技術和海洋工程平臺技術,由風力發電機和漂浮式平臺組成,但環境條件更苛刻,力學問題更復雜(風機空氣動力學、平臺水動力學、系泊動力學、全系統耦合運動)。
漂浮式基礎即可大致分為單立柱式、半潛式、張力腿式、駁船式等,前三者目前研究最為廣泛,半潛式大概占50%。
目前我國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主要包括綠能示范項目、海裝工信部示范項目、龍源南日島項目和三峽陽江示范項目。
華電重工總工程師趙迎九認為,伴隨著相關技術的快速成熟和有關示范項目、風電場的不斷涌現,下一個十年,漂浮式海上風電極有可能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開發。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海上風電部主任劉鑫表示,目前漂浮式風電建設成本約為4萬元/千瓦,如果能夠充分借鑒歐洲先進技術經驗,中國可以走出比歐洲國家更快的漂浮式風電平價之路,“預計2030年左右,漂浮式海上風電能夠實現平價。”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