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周天勇:不能把減碳搞成計劃經濟

2021-11-12 13:13:27 新浪網   作者: 周天勇  

降碳不能急轉彎,從現(xiàn)在和未來看,本來經濟下行的壓力就很大,既要考慮增長的需要,又要適當?shù)慕堤迹诎l(fā)展中降碳,不能放慢發(fā)展損害就業(yè),甚至停止發(fā)展去降碳,這是不對的。

此次大宗商品漲價的原因,既有歷史原因,也有地緣政治博弈的原因。

今年出現(xiàn)的兩個問題是什么?一是大宗商品到年初二三月份就開始漲,一直漲到9月份。第二個就是突然10月份開始拉閘限電,那就是說電不夠了。第一個事件就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第二個就電力價格上漲,就是兩個上漲,還有一個拉閘限電事件。

大宗商品的漲價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xiàn)在的原因。歷史的原因比如煤炭漲價,后來煤炭跌得不行了,有些省就制定了所有制結構的調整,比如山西的煤炭。后來各省向山西學習,把很多煤礦都集中到國有。國有以后整個煤炭的供給側生產主體數(shù)量減少,所有制結構變化,供給主體減少,集中度提高,這是一。

第二個不論是煤炭還是其他礦業(yè)產品還有金屬礦等等,都遇到了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各類礦山整治,進一步使煤炭等大宗礦業(yè)產品的生產集中度提高了。整治的時候整治的是小的、有競爭性的東西,供給規(guī)模減少,再加上去產能。GDP能源消耗控制約束目標和能源總量減少目標雙控下,它又成為減少煤礦和煤電計劃控制的原因,為了這個目的,我們能干這個事。要把總量分解下去。

今年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地緣政治博弈和貿易戰(zhàn),使大宗商品特別是內部煤價上漲得到了外部競爭減弱的契機。澳大利亞的煤和其他一些煤進口受到影響,或者進口了以后在船上卸不下來等,遇所以煤價就上來了。

美國面臨不進口中國的產品通貨膨脹會更嚴重,也形成了一個關稅被自己吸收的局面。

第一個電價,煤價是從幾百塊錢漲到1600、1700了。國家發(fā)改委10月15日起,2021年年度后續(xù)增量月度活躍的煤電基準價加減20%,也就是說你可以往下浮,也可以上浮20%,但肯定是沒有下浮的,幾乎全部是上浮的。江蘇、浙江、山東、新疆等地上調電價,頂格上浮都是20%。

從生產結構看產業(yè)集中度高,壟斷性強,而煤炭企業(yè)電網和發(fā)電企業(yè)的這一次博弈,就是拉閘限電,是國有經濟內部競爭與壟斷,供給需求的博弈。這不是一個競爭性市場板塊和市場性板塊的博弈,而是因為煤炭企業(yè)壟斷度提高了,突然一下子壓產能往發(fā)電企業(yè)提價了,在沒有放開之前發(fā)電企業(yè)的電又被電網給壓住了,它們之間形成博弈,最后沒辦法發(fā)改委才把電價上下出了那么一個文件,終于部分讓市場去調節(jié)了。

大部分輕加工工業(yè)制造、商業(yè)生產和出口企業(yè),基本是非國有企業(yè)。非國有企業(yè),其集中度低、競爭程度高,所以在上游國有壟斷與民營競爭投入產出供應鏈非均衡的市場結構中,出現(xiàn)了一種傳導過程。意思就是上游是國有,用壟斷力量跟非國有企業(yè)競爭,集中度高,民營很分散,其跟上游的討價還價能力是很低的,又供應緊張,造成了一個失衡的格局,所以有這個傳導過程。

上游價格上漲無法用競爭平抑,只用行政干預的辦法控制可能使供給更加短缺。你這個不夠了我去壓價,當然這次電價實在是沒壓住,就放開了。但有的就是我去找你約談,約談是一種行政手段,下游分散和競爭性的民營廠商,無法與上游的國有和集中度高的生產供應廠商討價還價。我是制造空調的,空調需要用鐵板,要找鋼鐵廠,大部分國有的鋼鐵廠是壟斷的,那我就這個價了,你要不要吧。

中國出口品因供給和需求和美國消費品價格上漲,即使在貨幣升值的情況下還能增加出口,它的通貨膨脹給你消化掉了,而且它轉嫁了關稅。美國為什么回過頭要與我們談判?經濟學的道理是這樣的,如果需求很低,沒有通貨膨脹,價格低迷,那關稅的成本要由生產者和出口者負擔。如果需求變得很旺,通貨膨脹很厲害,需求大于供給,實際上增加的關稅就轉嫁給國內的消費者了。美國面臨的兩難是什么?不進口中國的產品通貨膨脹會更嚴重,更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關稅被美國自己吸收的局面。而大規(guī)模進口但不向中國出口它有競爭力的產品、技術產品,又平衡不了貿易逆差。中國2020年芯片進口了多少?3700億美元。農產品進口了1700億美元,石油2020年也進口了1700億美元。

縮小中美貿易逆差,美國如果不向中國出口最有比較優(yōu)勢的產品,就失去了最大的一個平衡部分。中美貿易摩擦,中國比如從巴西等其他的地區(qū)進口,美國的油氣又有俄羅斯和中東在競爭。2020年中美貿易逆差在擴大,2021年我估計到年底,如果控制不力,美國不積極向中國出口有競爭能力的產品,逆差有可能達到4000億美元規(guī)模。

此輪電價如果漲幅在20%到30%之間,對CPI的拉動影響可能在1%到1.5%。

消費價格、消費品價格上漲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起的。寶潔旗下的海飛絲4月份上調了10%到20%,聯(lián)合利華兩家又要上漲15%,這就是消費的其他用品了,這是食品、消耗品。今天國內家用空調價格比上年上漲了20%,這肯定是板材這些東西上漲引起的。1998年一直到2020年消費價格的上漲,大概平均在2%左右,最高的也就是2010年、2011年這兩年高一點,有一年好像是5%左右。

1998年以后的經濟發(fā)展階段,主要是資產品價格的上漲,房價復合上漲率大概是9%左右,土地大概復合上漲率19%左右。現(xiàn)在已經處于經濟主力人口收縮的階段,正常情況下消費價格上漲的壓力很小, 就像日本一樣,低迷的壓力較大。但如果是上游、下游生產和供應結構不進行改革和調整,就會發(fā)生投入產出供應銷售這種二元體制扭曲,造成這種特殊的消費品的通貨膨脹,也不是沒有可能。

我們當然應該同時減碳,但是不能影響我們致富。

從上面來看,很大的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別是減碳引起的,特別是限電。因為電價是其他制造和服務價格上漲的成本傳導機制,所以限電限碳,特別是限碳會導致生產成本上升。上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前10年,咱們計生委的說法,中國主動減少了4億人口。少生4億人口是降了多少碳啊。我認為中國在氣候談判的時候要說這個事。我們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人口基金會拿了5000萬美元來,讓我們減少人口。我們那時候外匯才多少,據(jù)說領導人出國外匯都很緊張。那么緊張的情況下出錢讓我們減人口,我們已經減了4億人口了,這4億人口要在的話,每天得用多少電、多少碳的排放?中國森林覆蓋率1949年是8.6%,2006年到18.21%,2020年達到了24%,中國在減碳方面已經做得很多了。

中國有的是未開發(fā)和利用的農業(yè)土地,沙漠、鹽堿地、荒地,中國在國內調節(jié)水資源,與世界六大調水強國和歐盟相比,規(guī)模很小,人均水平很低;再增加5億畝耕地,0.5億畝園地和1.5億畝建設用地,還要有非常寬裕的水資源和國土。但我們還是從國外進口了1700億美元和1/5多的糧食,中國少用了化肥,犧牲自己的農業(yè)發(fā)展,維持了其他國家的碳利用及其農產品對中國的出口。中國現(xiàn)在正在研究減碳的技術和產業(yè)化,并努力降低新技術的成本。但是,許多發(fā)達國家減碳的技術要比中國目前的技術先進得多,這些技術很可能向中國封鎖,或者要支付相當高昂使用專利的成本。

中國居民擁有的耐用消費品,汽車和住房條件與發(fā)達國家無法相比。美國每百戶200輛汽車,歐洲、日本、韓國都是150到160輛,俄羅斯是100輛,中國現(xiàn)在是多少?農村每百戶大概24輛,城鎮(zhèn)居民每百戶也就是47輛、48輛。我們未富先老,未富先要減碳,可能對中國還是有不公平的一面。先發(fā)國家強烈要求后發(fā)國家與他們一樣強度的降碳,這是世界富國富人社會的偏好,后發(fā)國家的大部分人口很難實現(xiàn)共同富裕。降碳與共同富裕是兩難。因為越降碳,就業(yè)機會越少,窮國創(chuàng)造財富越少。中國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共同富裕,富裕就是財富,是要有豐富的耐用消費品,汽車高品質和功能區(qū)齊全的住宅還需要增長,可能還需要相應的碳排放。

當然中國與全球各國一樣應該同時減碳,但是不能影響中國致富,這應該是個原則。所以減碳應對,減碳不能變成一種計劃經濟,降碳過程和結果不能變成國有經濟的盛宴,要進行改革,這是一條原則。

所以要加大供應鏈壟斷與競爭的體制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yè)競爭化的改革。如果不進行改革,上漲壟斷向下游競爭傳導的通貨膨脹收緊會對大量競爭性的中小企業(yè),形成不斷的擠壓。

就是流動性不收緊,發(fā)生通貨膨脹錢還是跑到上游的國有和房地產,制造業(yè)還是沒起來,出口企業(yè)競爭性企業(yè)還是扭曲的格局。所以降碳不能急轉彎,從現(xiàn)在和未來看,本來經濟下行的壓力很大,既要考慮增長的需要,又要適當?shù)慕堤迹诎l(fā)展中降碳,不能放慢發(fā)展損害就業(yè),甚至停止發(fā)展去降碳,這是不對的。

每一項政策的出臺,特別是可能加大經濟成本和對增長產生下行壓力的政策出臺,應當仿真模擬其下行甚至突發(fā),如拉閘限電這樣的沖擊可能。應當考慮、設計和安排對沖政策和機制。我們現(xiàn)在沒有對沖,生態(tài)、環(huán)保一次一次的沖擊,但是把它對就業(yè)和增長的影響怎樣平衡,沒有對沖機制,這可能是被宏觀調控和政策組合出臺所非常忽視的一個問題。

最后要提到的是,我覺得中央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國常會不久前開會提出緩稅2000億對中小微企業(yè)紓困,對實在受不了漲價沖擊的這種中小微企業(yè)要返稅政策,要精準、快達、快享,就是企業(yè)申報返稅流程要簡化,不要在中間環(huán)節(jié)使返稅政策打折扣。此外政策落地時要快,要精準到位不能拖,因為返稅期也就這么幾個月,趕緊把政策落實下去。鑒于一些地方可能存在騙取享受返稅政策,這個要有一些辦法。

一是稅務部門抓緊對返稅對象進行梳理。出臺返稅企業(yè)的標準,這個標準不宜過嚴,但也不宜過寬。二是嚴把審核關,真正為企業(yè)雪中送炭,不能錦上添花。第三要做好宣傳,讓符合返稅標準的這些中小企業(yè)密切關注出臺的政策,及時做好申報。

還是兩個事引起的,一個大宗商品漲價,還有一個是拉閘限電,電價上漲導致的,國常會緊急出臺這么一個政策,看看能救一點就救一點,要不然很多企業(yè)就倒閉了。

其實,稅務部門要加大由于國有資源性企業(yè)上游漲價得到得利益的增值和所得等征稅,因為上游資源性企業(yè)通過壟斷漲價已經從中小微企業(yè)轉移了比2000億元更多的利益。這2000億對中小微企業(yè)就不要緩了,而是直接改成減稅可能更為公平。

文章原為10月29日網易“方向大會”暨網易研究局成立5周年慶上作者的發(fā)言。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減碳,計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