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綜合
  • 杜祥琬院士:拉閘限電的癥結在體制機制,而不是技術

杜祥琬院士:拉閘限電的癥結在體制機制,而不是技術

2021-11-03 08:48:16 綠色和平發布

電力安全始終是中國電力發展的首要命題,也是電力規劃工作的核心目標。當前我國電力系統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能源結構轉型速度和中國低碳發展目標不相適應,由煤電主導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發電為主體的電力系統的配套政策機制和解決方案尚不完善。

結合中國電力系統現狀,記者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探討如何統籌優化我國新型電力系統的綠色發展。

記者:不久前全國多地出現“拉閘限電”問題,社會各界密切關注煤價高企導致煤電出力減少的現象,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煤電的角色定位?

杜祥琬:首先需要關注整個能源轉型階段的煤電角色和作用的變化。這個轉型過程是逐步推進的,是必然的歷史階段。目前我國電力系統還是一個以煤電為主體、主力的結構,需要逐步增加可再生或者非化石能源的電力比重,同時穩步、逐步減少化石能源的電力。在這個階段,煤電的歷史角色還是非常重要的。具體來說,第一,它要繼續作為發電出力的主力保障好國家的電力和能源安全。第二,為了支持非化石能源逐步上馬,有一部分的煤電廠要做靈活性的調節,煤電需要起好調峰的作用。這可以說是煤電的一個全新的歷史使命——既有供電價值,又有調峰價值。但總的來說,在國家的戰略方針層面,煤電的定位還是很清楚的,就是要清潔、高效利用煤電。另外有一些屬于不清潔、不高效的,比如說散燒煤,則應該被替代,這是清潔高效利用煤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至于拉閘限電,我覺得不應該有這個情況的出現,因為我國的發電能力是不弱的,煤電近幾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只有4000多小時/年。現在的問題不是有效發電裝機容量不夠,而是煤價太高,發電越發越虧。但這不是一個科學技術問題,純粹是一個體制機制問題,是可以被解決的。煤、電應該是一家,煤和電才構成了煤電,所以體制機制問題要解決好,不應該打架,而是共同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和電力安全。

記者:您覺得未來新建煤電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杜祥琬:國家幾次中央會議對煤炭未來的規劃給出了比較明確的說法,一是“十四五”期間嚴控煤電,二是“十五五”開始有一定的存量替代。從嚴控到存量替代,可以理解為我們國家最晚到“十四五”末煤電應該達到峰值,這實際上對煤炭的利用提出要求。首先要解決煤炭問題,然后才是石油的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國家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所以煤電問題應該跟國家的戰略目標保持一致。

記者:各省在電力低碳轉型上的表現不一,比如南方電網管轄下的五個省區,非化石能源的裝機和電量占比額連續五年都超過了50%,光伏和風電幾乎實現了全額消納。如何在不斷提升新能源接入比例的同時,保障區域電力安全的紅線?先進省份的能源生產中,有哪些值得其他省份參考借鑒的地方?

杜祥琬:這個問題很好。中國地大物博,各個地方的情況有所差異是很正常的,所以轉型速度的快慢、新能源和傳統能源比例的變化都會存在差異。但總體來說,這個趨勢應該是從目前的以化石能源為主,特別是煤炭為主體的電力系統,逐步穩步地向以非化石能源為主體轉變,這是一個總體趨勢。

南方地區和北方一些省份存在差異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各個地方的資源情況不大一樣,有些地方非化石能源資源稟賦、或者基礎條件比較優越;有些地方煤炭的比例本來就比較高,轉型起來就要費點勁。另一個原因是不同地區的政策導向也存在差異。但是總體來說,是在穩步轉變的大趨勢下的。在這個轉型階段,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協調互補是十分關鍵的。各區域的能源比例可以有差異,但是總體要協調互補。

在保障國家能源電力安全的大前提下,我們要穩步做好能源的綠色低碳轉型,堅持這個大的政策方向。許多煤炭基地都在北方,從歷史發展角度來說,這些地區的煤炭發展對國家的歷史貢獻很大,但在目前這個綠色低碳轉型的窗口,這些地區的任務很重,壓力也很大。

例如山西、內蒙古、寧夏、陜西這個所謂的能源金三角地區,地方政府也在規劃如何結合自己本地的情況,在處理好化石能源跟非化石能源協調互補的同時,促進非化石能源比例的逐步增加。不過這些能源金三角地區也有一個優勢,就是除了豐富的煤炭資源,太陽能和風能資源也很豐富。只不過以前,國家沒有太往這個方向進行戰略引導。現在戰略方向明確了,我們要逐漸地增加非化石能源,充分地調動這些資源。以內蒙古為例,它既有豐富的煤碳資源,也有豐富的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但是,過去在發展意識以及政府投資政策上,并沒有往這上面引導,如今往這個方向上引導了,它的能源轉型也就有路可走了。盡管在道路的走法上要克服多一些困難,這跟南方地區存在差異,但是也要往這方向走。

在目前各種能源協調互補的階段,各地方也要開始設計“雙碳”目標的具體實現路徑。如何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和未來進一步的碳中和,如何向低碳綠色轉型,向美麗中國轉型,是各個地區目前都需要思考的。盡管各個地方存在差異,但是總體方向上是很清晰的。

記者:我們也希望為中國的低碳轉型提供好的解決方案。您覺得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的協調發展,目前面臨的比較大的問題,或者說接下來的關鍵發力點在哪?我們應該發展哪些配套系統,來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和各能源的多元協調發展?

杜祥琬:這其實就是多能互補的概念,我們國家對于新能源給出的政策導向,就是鼓勵新能源企業自己發展或者購買調峰能力 。最近也有相關文件的出臺,企業自身也要考慮這個問題。在煤炭方面,煤電需要考慮自己的新貢獻,發揮好雙重價值——發電的價值和調峰價值,既要做好出力,又要做好調峰,兩方向相向而行。這其中會有一些矛盾存在,所以需要政策引導好,讓他們相向而行,為了國家整體能源戰略目標。

在經歷了“十三五”后半段的裝機規模快速增長之后,中國煤電發展的重心正在向控制裝機規模擴增、挖掘存量機組的容量價值轉變。記者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國煤電項目最新進展研究》發現,2021年上半年通過各省級發改委核準的燃煤發電機組裝機容量共計5.2吉瓦,比去年同期減少78.8%。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對于新增煤電項目的審批整體趨于收緊 。在能源低碳轉型的目標下,電網負荷的“新常態”意味著尖峰負荷不能再單純依靠電源建設來滿足,而應從綜合資源規劃的角度著手,優化當前的電力供應結構。

9月以來,波及全國20省的停限電事件暴露了我國當前以煤電為主體的電力系統存在的諸多問題——在“源”端煤炭燃料短缺或價格過高的情況下,其他的“源-網-荷-儲”方案未能發揮作用,包括現行電力市場交易和電價機制的不健全、區域間電網互濟和需求側響應機制的不完善、電力系統靈活性欠缺、儲能技術亟待發展等問題。這不僅要求在電力規劃層面需要重新審視傳統的滿足100%最大負荷供應平衡的規劃思路,各類電源也需要重新明確定位、實現功能互補。同時,在系統規劃層面協調優化各類型靈活性資源,在保證新型電力系統電力供應安全的大前提下,以電力部門的深度脫碳作為重要抓手推動“雙碳”目標的盡快實現。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拉閘限電,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