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參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加強科研機構與轉化平臺支撐,引進先進技術成果、科技產品及模式經驗,推動韶關應用示范。”
……
9月16日,在廣東省韶關市第一屆碳達峰碳中和“丹霞論壇”上,來自高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金融機構及企業的近200名與會者發出了《碳達峰碳中和丹霞倡議》。
作為一個地級市,韶關為何能發出“雙碳”強音?科技在韶關的“雙碳”目標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揚長避短,向“雙碳”要優勢
韶關地處廣東北部,是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內陸腹地的橋頭堡。韶關生態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被譽為“地球同緯度上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塊綠洲”,森林覆蓋率達74.43%、森林儲碳量約5000萬噸,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也是廣東省首批碳中和試點示范市。
同時,韶關也是“華南重工業基地”,曾建立起韶關鋼鐵廠、韶關冶煉廠、韶關挖掘機廠、凡口鉛鋅礦、大寶山礦等大批重化工企業。
“韶關是一個重化工比較偏重的城市,但是又有很好的自然條件、資源優勢。”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
如何揚長避短是韶關一直思考的問題。
中央提出“雙碳”目標后,韶關看到了更清晰的未來。韶關主動作為、先行先試,先后舉辦新能源產業韶關對接大會、制造業高峰論壇,邀請多位知名院士專家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授課。
8月6日,韶關與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正式簽約,共同開發利用新能源資源,將豐富的新能源資源轉變為產業發展優勢。9月16日,碳中和產業園正式開工。
干勇院士認為,韶關在綠色風電、光伏,在碳達峰、碳中和技術領域,與國內外相關研究院、高校進行合作,做得非常好。
下先手棋,科技大顯身手
記者在韶關發現,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韶關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9月15日,廣東碳中和研究院(韶關)召開第一屆理事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協主席陳勇,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碳中和研究所所長成會明等院士專家出席。
廣東碳中和研究院(韶關)由韶關市人民政府發起成立,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作為主要承擔和支持單位,參與研究院管理與建設。
“研究院將大力推進技術研發、科技孵化和成果轉移轉化,在韶關打造碳中和領域專業園區和專項產業基金,與廣東碳交所合作打造碳匯交易平臺,建立服務全廣東的人才智庫,實現產業、技術、資本有機促進。”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副所長孫永明說。
此外,韶關市政府與中國發明協會共建韶關市中發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院,通過“示范帶頭—行業借鑒”的方式推動各個產業實現“雙碳”目標。
9月16日,韶關市人民政府還與中科院北京電工所簽訂了創建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區合作協議。
韶關市委書記王瑞軍說,韶關努力打造以創建韶關碳達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區為目標,以一個碳中和研究院、一個碳中和產業園、一個碳中和產業基金、一個碳中和智庫、一個碳中和交易平臺、一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六個一”為實施路徑的碳達峰、碳中和“韶關模式”。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