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源大省山西作為高碳省份,在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借“合成生物”技術加速推進減排降碳。
“用玉米、高粱、秸稈等生物質廢棄物制造衣服。”9日,記者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的“六新”展廳內看到,柔軟多彩的服裝布料,還有用這些布料制成的襯衫、訓練服,都是出自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區。
合成生物技術是一項具有革命性、顛覆傳統化學合成法的科技創新技術。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區由山西綜改示范區與上海凱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賽生物”)共同打造。
據展廳的講解員介紹,上述這些服裝看似平常,卻科技范兒十足,是以秸稈等生物質廢棄物為原材料,以合成生物技術生產的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制作而成,與普通服裝相比,更耐磨、更阻燃。
制作服裝僅僅是“合成生物”應用的一個方面。采用“合成生物”技術生產的原料還可以用來制作地毯、簾子、輪胎,在汽車輕量化、風電卡片、航空航天、鐵路交通材料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傳統工藝中,聚酰胺只能通過石化原料合成,而凱賽生物卻有顛覆傳統的“絕招”:把玉米等生物中豐富的糖類“變”成生物基聚酰胺,也就是人們說的“綠色尼龍”。不僅如此,與化工工藝生產的尼龍相比,碳排放量可以減少一半以上。
在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以“低碳生態”為特征的合成生物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受到各方關注。在合成生物產業化方面,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山西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作為山西省轉型發展的標志性項目,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于去年10月在陽曲縣東黃水鎮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600多億元、占地1.7萬余畝,建成投產后,年產值預計達千億以上。
據了解,2021年2月,合成生物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大學合成生物學學院和山西合成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太原揭牌成立,將為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區提升整體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提供強大的技術和智力支撐,為山西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