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國材料制造商科思創和同濟大學聯合創辦的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今年迎來成立十周年紀念。在7月28日舉辦的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交流會上,雙方和學生代表回顧了在教育、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共同期待將合作帶向新的階段。
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呂培明表示:“凝聚共識,各取所長,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上一個十年取得的成果令人振奮。下一個十年,我們將繼續深化與科思創的合作,促進產學研多學科多層面深度融合,推動創新成果的有效轉化,讓校企合作再上新臺階。”
科思創中國區總裁雷煥麗表示:“十年磨一劍,創新研究院已成為科思創推進開放式創新理念的重要載體。在中國十四五規劃和‘雙碳’目標下,我們堅信創新可持續材料解決方案大有可為,期望與同濟大學繼續深化產學研合作,結出更多碩果。”
研究院前身為2011年成立的同濟-拜耳生態建筑與材料研究院,2017年正式更名為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科思創前身為拜耳材料科技)。十年間,研究院聚焦高分子材料創新,針對建筑、電動汽車電池、機器人等領域開展材料研究。研究院還舉辦了數百場學術講座,并為約300名學生提供獎學金。
去年,研究院宣布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多個聯合材料研究項目取得積極進展,這些項目旨在幫助減輕電池組的重量,增加電極材料的容量,或增強電池的安全性能。例如,研究院一直在探索應用于電動汽車和儲能的電池熱管理系統,這套系統不僅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更具成本競爭力。其他項目包括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開發新材料,以及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可以吸收沖擊能的特殊部件,以改善電動汽車電池的安全性能。
2020年,創新研究院還與同濟大學汽車學院翼馳車隊合作,用科思創3D打印技術打印了2020賽季新車TR-20的端板模具,提供更快捷、經濟和安全的數字化制造解決方案。此次合作,也是聚碳酸酯大尺度3D打印首次被應用在復合材料成型模具領域。
去年,創新研究院還首次舉辦以循環經濟為主題的學生競賽,圍繞來自床墊的聚氨酯泡沫的回收再利用展開,旨在鼓勵學生發揮商業和技術方面的創造力,探尋創新解決方案。
研究院還通過組織商業計劃競賽,開展商業孵化并培養企業家精神。2017年,聚氨酯拉擠門窗項目從同濟-科思創商業大賽的9個備選團隊中脫穎而出,首家初創公司成功孵化建立。
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院長由科思創全球創新管理負責人、亞太區創新負責人施馬可教授(Prof.Dr.MichaelSchmidt)擔任。施馬可教授表示:“很榮幸能與大家一起見證科思創與同濟攜手的這十年,作為研究院的一分子,我倍感驕傲和自豪。希望未來我們可以繼續‘同’舟共‘濟’,進一步強化產學研合作,推動開放式創新在中國的發展。”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許維教授表示道:“由衷感謝科思創公司十年來持續不斷的合作與支持。這十年間,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在立德樹人、科研育人、產學研創新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同濟大學材料學院也希望通過雙方進一步的合作,積極拓展產學研合作新模式。”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