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碳中和,未來四十年的財富大轉移!

2021-06-15 09:40:30 老汪聊碳中和

1998年,當我還在上高中的時候,我偶爾從親戚朋友間聽到了商品房這個概念,那時我住在四川一個叫德陽的城市,隱約記得聽他們說德陽的房價在每平米600左右。那是我第一次聽說商品房這個概念,也第一次對商品房這個東西的價格有了印象,但并沒有太多的感觸,心想大概就是房子能像其它商品一樣買賣而已。年少懵懂的我并沒有想到,商品房這個概念,將引起整個社會長達幾十年的財富大轉移。

時間來到了2009年,那時我在韓國工作,兜里也有了一些積蓄。我借一個出差的機會回到了成都,我弟見我就一直建議我在成都買套房子,就算不住,拿來投資也不錯。那時汶川大地震剛過不久,房價有較大跌幅,政府為了刺激經濟,首付2成就可以買房,當時成都的房價基本在2000左右。雖然我那時的積蓄還付得起首付,但我傻傻地覺得未來不會在成都生活沒有必要買,所以并沒有買。

2012年,我結婚了,覺得必須得買房了。那時我和老婆都在廣州,廣州的房價已經到了2萬左右,我們的積蓄并不足以支付廣州房子的首付,于是決定回成都買房,并且計劃回到成都生活,于是,我們在成都買了人生的第一套房,那時成都的房價已經到了7000左右。后來,為了孩子上學,我們又買了另一套學區房。

到現在,這兩套房子的價值已經翻了兩番,而當初我們曾經在廣州看過的房子,到現在已經翻了五番。

我盤點了一下,我這十來年辛辛苦苦工作的收入,并不比當初買的那套房子增值的收入多。我不由得想:難道我這十幾年工作創造的社會財富,連一個就杵那啥都不用干的房子增值速度都趕不上?

這是很多人疑惑的問題,在2005~2020這15年里,大部分城市的房價翻了近十倍,70%有房一族的工作收入趕不上自己房子的增值速度,30%無房一族的收入趕不上首付的上漲速度。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變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有房一族和無房一族。有房一族即使不工作,財富也靠著房子的增值蹭蹭往上漲,無房一族即使拼命工作,也永遠湊不夠付首付的錢,手上的錢也會莫名其妙地花光。同樣收入的兩個人,有房者幾年后財富翻幾番,無房者財富反而歸零。感覺起來,就像是無房一族創造的財富通過房價這只無形的手,轉移到了有房一族身邊。

這合理嗎?當然不合理,但事實就是那樣。在全球貨幣超發的大背景下,全社會創造的財富都通過房子這個載體進行了再分配。有房一族通過房子拿走了本該屬于無房一族的大部分財富。

當然,從勞動創造價值的角度上來看,它是不合理的,你也不會認同你工作了一輩子的勞動收入,連你買的那套房的增值部分都抵不上。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全社會財富在增長的時候,并不是每個行業、每個個體的財富都是平均增長的。在特定的時候,總有些行業會像炒一樣“躺著賺錢”,而另一些行業,哪怕你再努力也最多只夠溫飽。如今,在政策層層加碼下,房地產市場的這場長達20年的財富大轉移已經接近尾聲。而另一個財富大轉移的浪潮,才剛剛拉開序幕,這個浪潮將比房地產波及范圍更廣、對社會影響更深、且持續時間更長,它就是碳中和。

前段時間有個報道火了,報道說根據2020的特斯拉財報,特斯拉在2020年靠出售碳排放額度實現盈利14億美元,首次實現全年盈利,在過去的五年里,特斯拉出售的碳排放額度為公司帶來了33億美元的收入。雖然特斯拉的收入并不是來自于碳配額而是新能源車積分,但它仍然是在碳中和背景下的一個典型財富轉移的案例。

有人會好奇,究竟是哪個冤大頭會花這么大的價錢買這看不見摸不著的積分?答案是傳統的燃油車企。目前在美國有11個州要求汽車制造商在銷售車時,必須配備銷售一定比例的新能源車。如果沒有新能源車可銷售,那么就得購買像特斯拉這樣銷售新能源車的指標以滿足相關法律法規。直白點說,就是燃油車企得分出部分利潤給到新能源車企。實際車的生產和銷售沒有任何變化,財富卻悄悄從燃油車企流向了新能源車。

這只是碳中和背景下財富大轉移的冰山一角。2020年9月22日,我國在聯合國莊嚴宣布:中國將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在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后,“碳中和題材”股一直是股市的熱門投資,新能源車和新能源電力相關題材股在短期之內都翻了幾倍。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報告,中國實現碳中和需要在2050年前累計投入90~100萬億人民幣。而渣打銀行的預測更為激進,127~192萬億。在這樣一個確定的投資預期下,聞風而動的資本自然會一頭扎進這個長達四十年的長坡賽道里,投資相關概念股當然不在話下。

對于資本市場投資題材的轉換,并不會對大多數人造成影響,但另一件事情可能就會影響到每一個人。

今年6月,我國將啟動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首批2225家電力行業企業將納入到這個市場中,排放超標的企業必須到市場上去購買配額以滿足政府要求。

除了電力行業以外,鋼鐵、水泥、化工、有色金屬等高排放行業也會陸續納入到碳交易體系,最終達到凡是能耗超過一萬噸標煤的企業,都將進入全國碳市場,總的控排企業將超過一萬家,它們的碳排放將通過市場手段受到最嚴格的控制。

這些控排企業未來幾十年的命運如何?首先參與碳交易的企業不一定都是受害者,中國已經定了配額分配將采用基準線法的基調。所謂基準線法,就是對碳排放強度畫條線,排放強度低于這條線的將受益,高于這條線的將受害,而且這條線會逐年降低,隨著碳價的不斷升高和基準線的不斷降低,那些效率低下的企業將逐漸被淘汰。

所以,整個碳交易機制就像是一個長達四十年的的大逃殺游戲,跑在前面的企業不但不會死,而且還會持續不斷地吸取落后企業的利潤,直到落后企業利潤被吸干而退出。但跑在前面的企業也一刻都不能放松,因為不但有基準線的持續下壓,而且后面有大把的企業在往前沖,一旦被別人超過,自己就會可能成為被吸取利潤的企業,難逃被淘汰的厄運。真正到四十年后,能夠到達碳中和終點的企業,恐怕不及現在的千分之一。

不光是這些納入碳交易的企業,能夠產生減排的企業也會參與到這個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中來。根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控排企業可以購買一定比例的CCER來抵消自身的碳排放。而CCER則主要來源于風電、光伏、造林、沼氣回收等減排項目,擁有這些項目的企業就是碳減企業,是碳中和政策的絕對受益者。

在這場劃時代的財富大轉移中,將會涉及到數萬億的財富從高排放企業轉移到低排放企業,從碳增的企業轉移到碳減的企業。這些企業一定或多或少與你有一定關系:或許你是這些企業中的一員,或許是你的供應商,亦或者是你的客戶、朋友或家人。它們在碳中和的大趨勢下,或乘風而起,或黯然離場,但可以肯定的是,你我都不可能成為旁觀者。在碳中和這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之下,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處于碳中和浪潮中的我們應該怎么辦?這是大家心中的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只是盲目的追蹤熱點,今天追新能源車,明天追光伏,后天又不知道追什么了。難免感覺力不從心。

我們需要把眼光放高一點,才能一看這次財富大轉移的全貌。

財富大轉移的邏輯很簡單,就是以碳排放為準繩,增加碳排放的產業財富縮水,減少碳排放的產業增值。這一點適用于任何場景,無論是投資理財還是求學就業。在未來十來年里,超過百萬億美元的化石燃料資產擱淺已經不可避免的,它們將設計上至化石燃料開采儲運,下至各種終端使用設備,這些行業現在可能還有利可圖,但它一定是在走下坡路,而新興的低碳行業可能現在看起來不怎么掙錢,但它一定是在走上坡路,孰優孰劣一目了然。我們幾乎能想象碳增行業的財富會慢慢碳減行業轉移。

那么這個財富轉移具體是怎么轉移的呢?如果說房子是上次財富大轉移的媒介,那么碳資產就是碳中和浪潮下財富大轉移的媒介。

還是特斯拉的例子,傳統燃油車賺的財富,通過新能源車積分轉移到了特斯拉手中。同樣,碳增行業需要購買碳資實現了財富轉移到碳減行業手中。

舉個例子,如果碳價是每噸10塊,那么增碳企業就要從利潤中拿出10塊錢給減碳企業。10塊錢可能對增排企業來說不算多,他們還有大把利潤。所以為了讓他們脫碳,必須增加他們的碳成本,也就是提高碳價,當碳價漲到100、300甚至500時,他們的碳成本可能就會超過利潤,企業要么低碳轉型,要么被淘汰。這個過程需要碳價上升幾十上百倍,個人如何以最簡單的方式乘上碳中和這趟世紀財富轉移的列車,已經不言而喻了。

風起青萍之末,你現在看到的碳中和,不過是幾只個股的增長、幾個企業的碳中和宣言、 一個小小碳市場的開市。

而碳中和概念股票上漲時你沒有心動,有進入減碳行業的工作機會你沒心動,全民可以投資碳資產時你沒有心動。

多年以后,你發現,碳中和已經成為完全左右人生財富的核心議題時。你才回想起房地產時期那句話:“早知道就多買幾套房子了。”

全國碳市場即將開市。

希望你不要后悔!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