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棉花之后,美國又盯上了新疆的光伏產業。
4月13日,彭博社發布《秘密和虐待的指控縈繞中國在新疆的太陽能工廠》,給新疆光伏產業扣上了“強迫勞動”的帽子,其中還特意指出了有強迫勞動行為嫌疑的公司,國產硅料四巨頭之一的大全新能源榜上有名。
實際上,美國污蔑新疆“強迫勞動”始于2019年,彼時還是特朗普執政期間,經歷一段時間的發酵,在今年3月新疆棉花徹底“出圈”,隨后全網刷屏的新疆棉花機械化種植的視頻有力地反擊了美國的污蔑行為。
然而,在紡織業之外,美國早已盯上了中國另一大出口產業——光伏制造業。畢竟全球光伏行業用于制造光伏組件的多晶硅中,約有三分之一來自新疆,而中國光伏組件產能約占全球產能的80%。
說實話,此次彭博社的污蔑報道只不過是“老調重彈”罷了。據「探客Tanker」了解,這一輪密集的針對中國光伏產業的污蔑,就是從2021年年初開始的。
2021年1月8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美國光伏產業的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發表聲明,要求會員企業從新疆轉移供應鏈,原因是新疆光伏產業存在“強迫勞動”,同時表示美國有115家光伏企業簽訂了聲明。
2021年3月16日,美國主流媒體稱,美國最大的工會(勞聯-產聯)負責人Richard Trumka于3月12日致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要求拜登政府和國會禁止來自新疆的光伏產品進口,原因當然也是這個子虛烏有的“強迫勞動”。
3月16日,彭博社稱特朗普政府在1月份下令停止從新疆進口所有棉花和番茄醬,拜登政府可能會將該禁令擴大到多晶硅。就此,相關專家在《環球時報》的采訪中曾表示,從棉花到光伏產業,新疆的主要產業接連成為西方的狙擊目標,其目的不僅是要對新疆進行“產業滅絕”,更是要試圖破壞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合作。
實際上,盡管所謂“強迫勞動”已經被無數次證明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但美國針對中國光伏產業的打壓卻早已展開——早在2012年,美國商務部就曾作出裁決,決定對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傾銷稅。
關鍵這個決定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取消。
4月15日,彭博社文中所提及的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了《環球時報》的采訪,該公司副董事長張龍根堅決否認所謂“強迫勞動”的指控。
他透露,與棉花不同,中國的光伏產業是全球光伏產品供應的主力軍,對美國已具備很強的產業優勢,美國針對新疆的打壓并不會給中國光伏產業鏈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影響,“要對新疆光伏進行‘產業滅絕’,恐怕要問問中國的光伏產業和全世界的光伏市場是不是答應”。
中國硅料產業鏈的地位
從十年前完全沒有技術和設備,到現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中心和第一消費大國,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極其迅猛,甚至在2016年就已成為“中國制造”中的一顆耀眼明星。
目前來看,全世界95%-97%的太陽能面板和100%的芯片生產都以硅料為原材料。可以說,中國硅料產業的發展,是光伏產業和芯片產業能夠起飛的基礎。
一般來說,光伏產業鏈包括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和應用系統等環節,最重要的“上游原料”為硅料和硅片。實際上,這個產業鏈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上述美國的光伏生產商是屬于整個產業鏈的下游,而由于技術水平和需求的逐次遞減,處于產業鏈下游的企業的技術水平是比較低的,僅是組裝和系統應用的相關層面。
這是因為硅片電池和相關的系統組件等內容方面技術壁壘較低,企業的產能可以迅速釋放,進入市場的風險較低,因此在全球范圍內這類型的企業數量比較多。當然,進入的企業多就意味著市場競爭激烈。
目前,美國企圖對中國光伏產業進行打壓,原因也在于在最終市場端——中國物美價廉的光伏產品,對美國市場的沖擊力太大。
而在產業鏈的上游——生產硅料的環節,其制造及研發門檻對企業的技術及資金投入的要求都極高,且屬于長期過程,還必須滿足高能耗供給和高污染能力處理等外界生產條件,并不是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參與進來。
印象科技派
實話實說,不管是光伏產業需要的純度中低級的高精單晶硅料,還是芯片生產企業需要的高純度單晶硅料,現在都是一個賣方市場。像大全新能源這樣的中高精度單晶硅料生產企業,基本上都被國內上游硅片或者芯片原料生產廠商100%產能鎖定,而且合同一簽就是好幾年。
這意味著目前在硅料市場價格高企的狀態下,即使現有類似大全新能源這樣的企業擴產也需要很高的前期成本和較長時間的建設,所以硅料供不應求的情況還可能持續幾年。
中信證券預計,2021年和2022年僅光伏組件規模對應的硅料需求約為58萬噸和70萬噸。而相關的數據顯示,疊加逐步爬升的產能后,符合光伏生產的硅料供給分別為57萬噸和71萬噸,硅料環節供不應求或緊平衡狀態將延續。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在芯片領域,超高精度的單晶硅料供給,基本上都是一個“投入市場即被秒光”的局面。如果談及硅料出口,中國的優勢就愈發明顯。相關數據顯示,連續4年中國的硅料出口占據全球的比例已經超過70%。
甚至在純度要求沒半導體級硅那么“變態”的光伏單晶硅和多晶硅市場上,中國的硅料和硅片出口,已經占據全球市場的90%。
究其原因有兩個。
一是硅料生產需要耗費大量的電能,而全球電能生產最充沛且價格最低的地方是中國的西部。因此,全球硅料巨頭大量聚集在中國的西部,如新疆、陜西和甘肅這一帶。
二是中國在2010年前后逐漸解決了硅料生產的設備國有化問題,使得中國的硅料在國際市場上具有非常強大的價格和質量競爭力。
此外,根據2020-2021年產能情況排名,國內市場前四的硅料生產企業依次為保利協鑫、通威、新特能源和大全新能源。由于新疆本地的水力發電站附近的地域,基本上已被這些廠商占據,再加上他們專攻硅料生產所筑起的“專利墻”很難被突破,未來兩三年,硅料行業的馬太效應可能會越來越強。
誰是大全新能源?
回顧這場風波,被美國人盯上的新疆大全新能源(NYSE:DQ)實際上在光伏產業的市場化進程中扮演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角色。
據悉,大全新能源年產能7萬噸,2010年在紐交所上市。雖然在大眾的視野中,這樣的專業化公司不為人矚目。但在光伏領域內,大全卻以低成本和高質量為圈內人士熟知。
其實,多年來中國生產硅料的成本一直在下降,究其原因是整個行業的進步。
從最初幾乎百分百靠進口,到現在進口硅料只占20%-30%。當初,國內硅料企業需要從國外引入圖紙、設備、技術和專家,而目前各家主流企業都擁有自主研發或者買斷的技術和知識產權。中國的硅料生產徹底擺脫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在供應端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進口替代。
關鍵,整個行業在國內的生產成本都在下降,大全的競爭優勢越發明顯,靠的就是結構性的能源優勢、最大化的規模效應和行業領先的產品質量。
“我們在做硅料時不能粗放地做,不能單純地就把一個廠變兩個廠、兩個廠變四個廠。我們不能簡單地做規模,而是要做得對做得好,要在質量上下工夫,要差異化競爭,別人做不了的你能做,別人做的一般的你能做到優,這樣的話你才能享受相對于同行的超額利潤。”在談及大全新能源產品高質低價的原因時,大全新能源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張龍根對「探客Tanker」表示。
低成本加高質量,以及能做別人做不了的技術核心,才是大全逐漸成為國際市場上舉足輕重的硅料供應商的重要原因。
而且,大全新能源是中國乃至世界唯一一家只專注于硅料生產的企業,因此它相關產品的出廠價格波動,很多時候都被看作是硅料市場的風向標。
這點也非常好理解。
大全新能源現在主要應對的依然是光伏的硅片產業,重點說就是單晶硅的光伏硅片。由于單晶硅高效太陽能面板的效率可以達到22%-25%,已經逐漸取代多晶硅的硅片,成為光伏產業的首選技術。
雖然美國也有鈣鈦礦電池等一些新興技術出現,但其在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都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距離成熟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所以,現在的主流技術路線還是在高純度單晶硅的太陽能面板上,這也就使得越來越多的廠商將自己的技術發展方向定在了晶體硅電池技術上。
畢竟有了高效轉化的硅片,就必須要有能配套的電池技術才行。而更先進更高效的晶體硅電池技術,也在不斷加大對硅料的純度和質量的要求。
“因此,在硅料這個市場,誰能提供精度越高產量越大,價格越低的單晶硅料誰就能占得市場的先機。”張龍根說,他認為大全新能源的成功,其實是繼續專注于硅料領域的研發和提升,同時也會對新的技術路線保持高度關注。
“市場上多晶級的硅料價格只有單晶級硅料的一半多,一家企業產品的單晶級硅料占比越高,它的平均售價就越高。以今年一季度為例,大全銷售的產品95%都是單晶級硅料。如果另一家成本差不多的企業生產的硅料品質沒有這么高,盈利能力自然也會低。”張龍根說。
"實際上,大全新能源的產能相當于整個市場需要高純度單晶硅料產能的10%-15%。"光伏產業分析師李歆對「探客Tanker」表示,這也是為什么美國人的制裁來了以后,大全新能源非常有底氣的原因。
“在接受采訪時,他們能喊出那句‘要看市場答不答應’,我覺得這是真正的現實。”李歆補充說。在她看來,不論大全新能源的產品生產出來是不是已經被下游廠商包圓,但單就高質量和低價格兩個因素就會使得很多企業離不開這家公司。
“一切違背經濟規律的措施,都會碰得頭破血流。”
大全回歸的未來
事實上,2020年大全新能源已經被美國制裁中國光伏產業的措施影響到了。去年二季度中國國內單晶硅料的價格已經到了60元每公斤,基本上處于5年來的最低點。
而且由于他們已經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美國針對于中概股的打壓,也影響到了這家公司的股價。“從2月份遭西方抹黑以來,公司股價從130多美元跌到60多美元。”張龍根對「探客Tanker」表示,但他覺得這一切都是資本市場發生的錯誤認知,未來隨著公司經營狀況的進一步好轉,股價會有上升的趨勢。
不過,即使在比較困難的時期,張龍根依然對未來持樂觀態度:“硅料生產是一個復雜的化工過程,滿負荷連續運行的情況下,生產成本和質量才是最優的。我們依然有足夠的毛利率來維持生產,所以一定會力爭做到滿負荷連續運行。從目前的情況來說,我們不會考慮減產。相反,我們會力爭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實際上,華爾街的投資者們都是非常現實的,好公司就一定會有好公司的表現。2021年3月9日大全新能源財報發布當天,股價上漲22.13%,從去年6月底至今年3月15日美股收盤,大全新能源在美股的股價上漲約530%,盤中最高漲幅一度超過830%。
“這種在行業內處于上游材料壟斷地位的公司,一般情況下只要有盈利和正常發展,就一定會得到資本市場的大力支持。”美國剛轉行做財經評論員的原投行分析師丹娜·黃對「探客Tanker」表示。她認為,不管美國政府如何打壓,只要這家公司能向光伏產業供應上流原料,它的資本市場表現就不會太差。
然而,要將自己在資本市場的監管權利拱手讓給美國,這在日益敏感的中美經貿往來的局面下來看,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因此,自去年年中開始,大全新能源已經啟動了在國內科創板上市的計劃。
最新消息顯示,2021年1月美國開始“抹黑”大全新能源,在2月2日,大全新能源子公司新疆大全正式通過科創板審議會議,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為2021年第62家過會的企業。
不出意外,新疆大全將會在很短時間內登陸科創板。
據「探客Tanker」了解,大全新能源在科創本版上的申請書,有一些數字非常引人關注,也體現了這家公司在核心競爭力上的大額投入。
比如從人員分布看,新疆大全的研發和技術人員占比89.69%,體現了大全對研發的重視。這也間接說明了硅料生產行業是一個高技術附加的行業,與以往市場對硅料生產的簡單錯誤認知大相徑庭。
而上市文件中的財務數據顯示,大全新能源已經連續7年實現凈盈利,這在行業內也是鳳毛麟角。另一家知名硅料生產企業保利協鑫近三年都處于虧損狀態,從這點可以看出硅料生產的風險。
不過,大全新能源在美股的市盈率目前是47,市凈率為8,與之相對應的是同樣排名前四的通威股份國內主板市盈率38,市凈率4.6,新特能源市盈率和市凈率分別為106和1.6。這說明大全新能源目前在美股估值不算低,回國上市后是否能獲得更高的估值是個未知數。
另外,由于大全在硅料供應方面還落后于協鑫、新特和通威,其面臨的行業競爭壓力依然不小。并且相較于新特和通威,大全的業務單一,更容易受到光伏行業市場情況變動的影響。
“實際上,新疆大全無論十年前赴美上市,還是十年后拆分子公司回科創版上市,都是站在特定的時間點對于公司最理性的安排。”張龍根表示,選擇什么證券市場上市,是公司在經營中的正常決策。
“大全新能源2008年成立,2009年開始投入生產,這樣的企業并不符合當時國內市場上市的標準。但企業的快速發展又急需大量的資金注入,所以赴美上市幾乎是當時大全的唯一選擇。”張龍根對「探客Tanker」透露了當年赴美上市的重要原因。
他認為,現在要計劃拆分新疆大全回科創版上市,主要是因為國內證券市場的環境和上市規則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此外,大全作為一家實質上的中國公司,運營實體在國內,上下游也在國內,整個全球光伏產業的制造中心也在國內,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且,在他看來,由于溝通更順暢、投資人對光伏產業更深入的理解等因素,國內資本市場對公司的估值可能會比美股更高,這樣公司能夠更好地獲取長期快速發展所需的資金。同時,國內的投資人也能夠有更多機會分享光伏產業高成長的紅利。
“大全新能源是一家非常有潛力的企業,我們不會受相關制裁和污蔑的影響。”張龍根說。他認為大全新能源已經具有一定的行業話語權,現在急需解決的不是國際上的問題,而是技術的升級和產品的進步。
“一切企業發展的未來,都要靠自己的產品說話。”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