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沙漠不斷擴大、兩極冰川加劇融化、生命海洋逐漸變暖..….為應對氣候變化對全球生態系統造成的威脅與挑戰,世界各國正以共鑄協約的方式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2020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對世界的承諾,更體現大國的責任擔當。
隨著今年“兩會”的召開,“碳達峰、碳中和”再度成為焦點議題。國家電網公司充分發揮“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明確責任、主動作為,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加快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加快推進能源供給多元化、清潔化、低碳化,能源消費高效化、減量化、電氣化,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國網貢獻。
長期以來,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深耕能源信息通信領域,以開展“低碳”“近零碳”智慧樓宇、智慧園區和智慧城市頂層咨詢設計為切入點,依托信通研究院和產業公司兩級協同研發體系,開發智慧能源服務系列產品,打造智慧能源服務整體解決方案;以信通研究院、天津普迅、國電通、雄安思極等單位為業務主體,建立涵蓋咨詢規劃、產品開發、生產制造、項目集成和實施運維為一體的智慧能源綜合服務體系。
科技攻關 引領智慧能源產業升級
據2020年數據顯示,大型城市內部建筑、電力、交通出行相關產業能源消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城市總排放量的90%以上。除了約束碳排放強度以外,雙碳目標的本質更在于推動能源消費的轉型升級,依托AIoT技術,推動智慧能源業務,以科技創新驅動能源的生產、傳輸、消費清潔化和低碳化。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的產業驅動力,聚焦城市綜合能源服務領域“卡脖子”技術,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城市綜合能源智慧物聯管控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項目,從智慧能源管控體系架構、邊緣智能基礎設施、可信組網與協同平臺、價值挖掘與增值服務四大方面開展技術攻關,研發資源彈性可擴、功能靈活演進、物聯海量接入的新一代城市綜合能源智慧管控與應用平臺,以及面向多元化綜合能源場景的能源路由器、無線/載波智能線纜終端、5G增強覆蓋終端等智能設備,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城市綜合能源智慧物聯管控整體解決方案,積極推動研發成果在南京江北新區等國家級新區開展應用示范。
互聯+共享 建設智慧能源服務體系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根據當前能源發展形勢,結合國家電網公司在行業、技術、資金、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大力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業務。在總部層面,積極支撐國家電網公司 “綠色國網(綜合能源服務主入口)”的總體規劃,在國網營銷部的指導下,集團與國網綜能服務集團協同合作,共同承擔“綠色國網”建設項目,構建“線上+線下”的綜合能源服務生態體系,助推綜合能源服務全產業資源匯聚,賦能各省電力公司業務發展,推動業務從供電服務向能效服務轉化。
在網省電力公司層面,采用市場化服務和互聯網思維構建省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為各省電力公司和綜合能源公司建立區域綜合能源服務入口,服務于政府、能源消費者、能源服務商、能源供應商、設備制造商和金融機構等生態圈伙伴。省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主要面向建筑樓宇、工業企業及園區、社區、家庭等CPS用能場景,實現能源規劃、控制、監測、分析、運維、管理、交易等功能,與國家電網公司的綠色國網平臺對接,實現需求傳導和數據貫通。2020年,集團先后承建國網河北、河南、重慶電力等公司的省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項目,目前已全部通過國家電網公司驗收,開始上線運行。項目以“綠色國網”為國家電網公司綜合能源服務主入口,省級智慧能源平臺為各省綜合能源服務入口,全面支撐國家電網公司智慧能源服務體系建設。
“智腦+神經系統” 助力客戶側CPS低碳運行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依托“云-網-邊-端-芯-智-鏈”的信息通信全產業鏈體系,開發以“思極能”品牌為核心的智慧能源服務軟硬件產品,滿足能源運營商/服務商、能源消費者、能源產品商、政府等多元化用戶的綜合能源需求,打造智慧樓宇、智慧園區等典型CPS(信息物理系統)場景的“智腦+神經系統”,實現客戶側能源系統的安全、高效、低碳運行。
“思極能”站端軟件具備多能監控、分析、優化、調控等一站式綜合能源服務,實現對分布式光伏、儲能、空調、供暖、制冷、照明、給排水等狀態的信息采集、環境感知與系統控制,通過AI算法挖掘和智能決策,優化客戶側能源系統運行策略,保障能源供給,降低用能成本,履行雙碳承諾。
目前,相關產品及解決方案已在26個省市全面開花,獲得4項省部級獎勵,成功打造了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智慧能源管控系統、上海張江科學城智慧城市能源云平臺、天津城市能源互聯網平臺、國家電網公司南北客服中心綜合能源工程、青島智能家居產業園綜合能源服務、新疆“氣、電”互補需求響應平臺、云南能投充電服務平臺等多項優質項目。
未來,國網信通產業集團作為中國能源行業主要的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及服務提供商,將繼續以更高性能產品、更高質量服務,全力支撐能源互聯網建設,推動智慧能源產業發展,以實際行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