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通過省市縣鄉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和全社會齊抓共管,河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九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勝利收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對高質量發展的保障和促進作用愈發彰顯,人民群眾良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優良天數增幅全國第一重污染天數下降60%
近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獲悉,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堅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降幅大,也就是各項污染物下降幅度大。“十三五”以來,河南省PM10、PM2.5分別下降38%、35%,SO2下降70%,CO下降48%,NO2下降26%,重污染天數下降60%,地表水COD、氨氮、總磷也都大幅下降,劣Ⅴ類斷面下降20個百分點,目前已消除;省轄市建成區150處黑臭水體全部消除。不少指標的降幅在京津冀乃至全國都是排在前面的。
二是增幅高。2020年,河南省實現245天的優良天數,同比增加52天,增幅居全國第一位,比全國均值17天多了3倍多;全國337個城市優良天數增幅大的前十名城市中,有河南省7個,平頂山位居第一,同比增加76天。地表水94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比例76.6%,比2015年提高了25.5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國家目標。
三是保障好,也就是生態環境保護的保障作用發揮得好。南水北調庫區及中線干渠河南段持續保持Ⅱ類以上水質,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全省地表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100%,確保了人民群眾飲水安全。黃河流域18個國控斷面全部達標,Ⅰ~Ⅲ類水比例94.4%,遠超國家規定標準,保障了黃河水質安全。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受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100%,確保人民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此外,河南省在全國率先完成了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改造,在全國率先開展了農用地污染狀況詳查,形成了農用地污染狀況的“一張圖”,率先在農業生產領域開展綠色化生產,如煙葉、食用菌生產中的電代煤、氣代煤等,整個河南的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可謂是亮點頻出,可圈可點。
關停落后煤電機組300多萬千瓦淘汰黃標車125萬輛
碩果累累的成績是如何取得的呢?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堅辦副主任、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仲田說,首先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扛得非常牢;其次是各部門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意識強,氛圍濃;更有廣大企業在污染治理上給予了很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綠色發展、保護環境逐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十三五’以來,累計關停落后煤電機組300多萬千瓦,淘汰黃標車125萬輛、老舊車36萬輛,取締‘散亂污’企業12萬多家,推進清潔取暖‘電代煤、氣代煤’540萬戶,特別是2020年列入國家淘汰清單內的落后產能基本淘汰到位。”王仲田表示,環境治理的力度逐年加大,成效十分顯著。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通過這場聲勢浩大的全民攻堅,生態環境保護的推進機制越來越健全。中央、省委先后下發了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負有責任的部門已達58個,責任更加明確;“十三五”以來各地先后出臺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35部,頒布地方性標準25項,使污染治理更加有章可循;建立了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對地方黨委政府及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履職情況依規督察,促進了各級干部履職盡責。在工作實踐中,河南省還不斷完善生態補償、綠色調度、考核通報、排名約談、督察問責等制度,鼓勵先進、獎優罰劣,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2021年: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細顆粒物和臭氧控制是關鍵
省委全會和經濟工作會議前不久剛剛召開,面對全會確定的任務,2021年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又將從哪幾個方面著力?
王仲田說,全會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推進節能降碳,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要建設生態強省,建設清潔美麗幸福家園,作為生態環境系統責無旁貸。“我們將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樹立問題導向,持續推動環境突出問題解決。當前主要問題還是要解決大氣污染問題。”
“要堅持一條主線,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打好藍天保衛戰;要突出兩個重點,一是力爭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二是推進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要做到三個治污,也就是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要調好四大結構,即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還要落實7個嚴控,即做好控塵、控煤、控車、控油、控燒、控排、控煙花爆竹。”王仲田說道。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