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綜合
  • 新能源大股東減持套現超200億,緣由何在?

新能源大股東減持套現超200億,緣由何在?

2020-12-15 11:11:58 能源雜志

大股東減持緣由何在?

2020年以來,一面是上市公司股價連創新高,一面是大股東減持,高位離場。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顯示,今年年初截至10月25日,1835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完成減持,減持套現總金額達到5461.18億元;去年全年則有1742家上市公司發生減持,合計減持總額4221.68億元。阿里巴巴馬云和蔡崇信減持超過500億元,騰訊馬化騰和劉熾平減持超過70多億。

世界上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當有籌碼的企業家們覺得股票太貴,必然會賣出股票,或投入實體經濟或作為財富收入。但大股東們相比小投資者,擁有無可比擬的信息優勢。當大股東們紛紛減持的時候,小投資者們最擔心的就是在風口浪尖當了“接盤俠”,成為泡沫中的“韭菜”。

自從今年初疫情爆發以來,不僅是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互聯網龍頭,甚至拼多多都迎來了大幅上漲。但同樣的是,這些公司也都遭遇到了主要股東的套現減持。要知道,這可是馬化騰三年來第一次減持騰訊股票。難道我們也要用“馬化騰套現改善個人生活”的理由來解釋么?

從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為代表的虛擬經濟在最近兩年的時間里被扭曲了價值。少量的藍籌股被海量的資本追逐,資本都在加碼互聯網巨頭。這種背景下的股價上漲或多或少地帶有了一些泡沫的意味。

帶著這樣的比較,再回看新能源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減持,或許能給我們有更多的啟發。

“碳中和”遇上“平價硬著陸”

2020年10月光伏板塊飄紅的重要原因是中國“碳中和”承諾。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向世界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2030年、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加持下,可再生能源毫無疑問會成為未來中國能源消費增長的主力軍。

2020年是光伏、風電補貼的最后一年,從2021年開始,光伏、風電就正式進入平價時代。經歷多年的補貼扶持,中國建立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電、光伏制造業,并通過激烈的競爭推動光伏、風電的成本已經與煤電平價甚至低價。

但是“碳中和”與平價的利好之下,風電與光伏在2020年也暴露出了各自未來發展中的潛在風險。也許正是這些潛在的不利因素,讓大股東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打上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號。

相比之下,海上風電的疑慮更多一些。2020年1月23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緊急聯合下發《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財建〔2020〕4號)(下稱“《若干意見》)”,明確從2022年開始,中央財政不再對新建海上風電項目進行補貼。

有業內人士稱,這一文件的發布,無異于對海上風電宣判死刑。

此前,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曾表示,到2025年,我國海上風電才能完全實現平價。

中央補貼明確退出時間之后,行業翹首期待地方補貼。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期待具有多重合理性,首先,風電產業是地方著力培育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第二,海上風電可以有力助推地方能源轉型。同時,沿海省份經濟相對發達,具備補貼實力。

但是,截至目前,雖多有傳聞,但并沒有明確地方補貼政策出臺,海上風電電價存在硬著陸風險。如果沒有地方補貼接力,以五大四小電力央企為主的開發商或將失去風電開發熱情,風電產業或遭遇低谷。

事實上,對包括風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而言,明年都將迎來驟變。平價風暴將至,度電成本控制成為行業生存與發展要義。目前來看,光伏度電成本可控性優于風電。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測算顯示,在全投資模型下,地面光伏電站利用小時數1800小時、1500小時、1200小時、1000小時,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LCOE分別為0.28、0.34、0.42、0.51元/kWh。隨著組件、逆變器等關鍵設備的效率提升,雙面組件、跟蹤支架等的使用,運維能力提高,2021年后在大部分地區可實現與煤電基準價同價。

風光競速,供應鏈短板造富

風電產業屬于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長,技術更加密集,投資回報周期更長,軸承、葉片等關鍵零部件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淀,門檻要高于光伏。海上風電作業的打樁機等關鍵設備更是國之重器,國內尚處在攻堅突破階段,少量實現國產化。

由于上述原因,產能也成為風電產業短板。以近兩年來的搶裝為例,塔筒、軸承等核心零部件全面吃緊,2019年的價格漲幅在30%左右,二三線零部件供應商的訂單也水漲船高。有主機廠商表示,需要提前半年支付貨款,才能可能拿到零部件。

基于此,2019年以來國內風機制造企業、零部件企業業績大增,也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提供了條件。

隨著3060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風光競速的態勢更加突出。在這一目標倒逼下,我國新能源增速要遠超以往。而由于度電成本可控性高及施工等優勢,光伏對風電市場份額的擠壓作用明顯。

在日前“中國新能源電力圓桌”光伏專題會上,國家電投、三峽集團等均表示要加大光伏投入,穩居風電裝機第一的龍源電力也提出大規模開發光伏發電。

從發展勢頭上看,光伏領先風電。

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光伏新增裝機1870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004萬千瓦、分布式光伏866萬千瓦;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1392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1234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158萬千瓦。

與風電相似,在光伏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供應鏈短缺制約行業穩定發展,也為產業鏈供應商漲價、業績擴張、股東減持創造機會。

2002年7月19日,保利協鑫新疆多晶硅生產基地發生安全事故,4.8萬噸年產能的新疆多晶硅工廠停產。事故后,多晶硅致密料價格一飛沖天,市場均價為86元/kg。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多晶硅致密料市場均價從60元/kg上漲到86元/kg,漲幅為43.3%。硅料漲價帶動了硅片價格上調,緊接著電池、組件價格開始上漲。這一輪價格上漲之后,光伏產業鏈制造企業業績水漲船高。

硅料價格趨于穩定后,玻璃產能再成為瓶頸。11月3日,六大組件企業——阿特斯、東方日升、晶澳、晶科、隆基、天合光能發布《關于促進光伏組件市場健康發展的聯合呼吁》的公開信,公開呼吁電站業主做好并網延遲的準備、上游玻璃企業積極作為,同時呼吁政府主管部門放開對玻璃產能的限制。

今年1月,工信部發布了《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問答》,提出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平板玻璃(含光伏玻璃)項目。就這樣,短缺的光伏玻璃和過剩的平板玻璃被歸到了同一類。

基于此,信義玻璃、福萊特這兩個玻璃寡頭的訂單已經飽滿,公司市值和股價也在近期不斷創新高。

從根本上講,新能源產業的擴張是產業鏈成長的原始動力。始于斯,終于斯。在平價時代來臨之前,新能源上市公司大股東們高位套現超過200億元,或許恰逢其時。

本文系《能源》雜志12月封面報道,大股東減持緣由何在?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新能源大股東,新能源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