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27日,由中國光伏協會和光伏們主辦的第四屆分布式光伏嘉年華會議在蘇州召開。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對新形勢下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模式、市場預期以及政策方向做了分享。
時璟麗介紹,十多年來可再生能源發電實現了規模化持續增長,“十三五”期間市場規模迅速增加,光伏發電、風電是新增裝機主力。在此大背景下,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發展顯現度增高。2020年9月底,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超過7100萬千瓦,在光伏發電總裝機占比32%;1-9月新增分布式光伏866萬千瓦,占比46%,在全部光伏發電量中占比20%。
隨著今年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目標的提出以及電力體制改革推進,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成為電力市場中重要部分,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發展將成為重要領域。
從經濟性和競爭力來看,大部分省份、具備消納條件地區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具備去補貼條件。戶用光伏在無補貼情況下,按2021年預期投資水平,大部分省份的靜態回收期在8-10年,如果有0.02-0.03元/千瓦時的補貼,靜態回收期可縮短1年左右。此外,“分布式+儲能”在終端側應用也已具備經濟性和可行性。
時璟麗認為,分布式光伏電平價以后,擴展應用場景是擴大市場規模的關鍵點。“十二五”期間分布式僅僅是建在屋頂上,現在分布式光伏發電可擴展的應用領域更大,火車站、機場、鐵塔、基站都已經有相應的應用。
根據CREO統計,僅考慮建筑、鐵路、高速公路、水面、農業設施等,平價之后,分布式光伏應用潛力超過8億千瓦。
據測算,僅長三角三省市(上海、江蘇、浙江)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應用潛力就超過了2億千瓦。時璟麗認為,提升和完善商業模式是平價光伏時代分布式光伏發展的重點。
不過,時璟麗強調,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給新增可再生能源空間和建成項目運行消納提供保障尤為重要。例如通過逐年增加各地區消納電量占比(消納責任權重);有效調動各方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積極性,增加特高壓輸送、省間交易等可再生能源電量,促進跨省跨區可再生能源消納優化配置等。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