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推動綠色發展是提升我國制造業競爭力的必然途徑。
2016年6月,工信部出臺《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綠色制造體系初步建立。我國工業綠色發展成效如何?還面臨哪些挑戰?記者采訪了山西、江蘇的制造企業和工信部節能司有關負責人。
《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了我國工業綠色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并提出到2020年,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工業全領域全過程的普遍要求,能源利用效率、資源利用水平、清潔生產水平大幅提升,綠色制造產業快速發展、體系初步建立。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公布2020年首批工業節能診斷服務任務清單,加快推動節能診斷服務機構與企業對接。不止于此,實施綠色制造工程、開展工業節能監察、培育節能環保規范企業、加大綠色設計產品推廣力度……近年來,圍繞工業綠色發展這一關鍵命題,各項政策舉措相繼出臺落地。
綠色發展沿產業鏈加快推進
踏入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主廠區,看不見污染,聞不到異味。鋼企本是排放大戶,何以抖落身上一層“灰”?
步入廠區,答案浮現眼前——只見在燒結設備的機頭處,連接著最大直徑8.5米的煙氣管道,管道及設備上密布著大大小小上千個檢測儀表,實時監控排放等情況。
眼前的這一超大結構體是太鋼燒結煙氣超低排放改造設備。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能源環保部部長馬良介紹:“設備改造后,能有效降低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去年全年,太鋼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同比下降50.6%。”
生產變清潔,能耗也在降低。煉造鋼鐵,電力消耗巨大,如何將生產過程中的余熱余能收集起來,轉熱為電,對綠色轉型中的企業是一場不小的考驗。
采訪中,馬良向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2015年,太鋼噸鋼綜合能耗為547千克標煤,到去年這一數值降為538。“547已是國內領先水平,變為538看起來降幅不大,卻是一次次自我加壓向各個環節要節能空間的成果。”馬良說,去年企業投運了一組低參數余熱發電設備,由于這部分余能可利用性不高,一般企業不會利用,但要想能耗更低,就必須想辦法“吃干榨盡”。
向產業鏈上游看,115公里外,山西平遙縣,“綠意”也在山西省平遙煤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蔓延。“煤化企業綠色發展,清潔生產是關鍵。”平煤集團黨委副書記常天星在平煤工作40余年,近些年,他親眼見證了平煤的綠色轉型歷程,“早幾年工廠里花草樹木不少,但老實說還能聞到焦化味,這幾年下大力氣搞清潔生產,味道漸漸沒有了”。
空氣質量的好轉,得益于平煤的焦化升級改造項目。“煤化要經過洗選、煉焦、脫硫三道主要工序,其中排污主要在煉焦環節。”常天星說,找準癥結后,企業在煉化環節增設了不少廢氣收集裝置,讓廢氣無法“四處逃竄”的同時,收集工業余熱作為熱源,還能滿足居民供熱需求,一舉兩得。據介紹,平煤可解決平遙縣區域的6萬余戶居民20萬人800余萬平方米的冬季供熱需求。
從煤炭化工延展到鋼鐵工業,在山西,能源產業鏈綠色化正在加快推進。“與2015年相比,2019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5.8%,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7.4%。”山西省工信廳節能處有關負責人說。此外,2017—2019年,全省消納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冶煉渣等工業固廢約800萬噸,一大批能量系統優化應用、低品位工業余熱利用改造項目已落實到位。
從山西看向全國,“十三五”以來,各地區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工業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工信部節能司有關負責人介紹,2016—2019年,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15%,相當于節能4.8億噸標準煤,節約能源成本約4000億元,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同期,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計下降18%,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積極貢獻。以鋼鐵行業為例,二次能源自發電比例提升至50%,通過推廣軋鋼、焦化廢水和城市中水回用技術,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減排廢水3億立方米,節約新水21億立方米。
工業園區帶動制造企業整體邁向綠色發展
工業的一抹綠色既借由產業鏈向縱深延展,也在通過園區向四周輻射。
在江蘇蘇州,以蘇州工業園區為載體,園內工業企業正在整體邁向綠色發展。從產業結構看,與傳統制造業園區不同,蘇州工業園區以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轉向綠色發展,痛點在哪里?
“能耗!”蘇州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產業在清潔生產上不成問題,但電力和天然氣等能源使用規模大,園區平均每年能耗相當于500萬噸標準煤。
對癥下藥,蘇州工業園區開出藥方:限制增量,優化存量。“一方面在項目招引方面,以能源消耗設定入園門檻,嚴格控制高能耗項目企業入駐。”該負責人清晰記得,去年要引進一家主營大數據中心的企業,進入能源評測階段,發現每年能耗將近10萬噸標準煤,將一舉成為園區排名前幾的用能大戶,最終再三考慮決定放棄。
另一方面,積極引入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園區內工業企業提供能源診斷,有針對性地制定節能優化綜合解決方案。
園區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極大帶動了區內制造業企業提升綠色能力建設與綠色技改的熱情。
走進園區內的歐萊雅尚美工廠,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屋頂和草坪上安裝的6500多塊太陽能(4.450, -0.12, -2.63%)板。“這些太陽能板裝機容量為1.5兆瓦,年發電量可達160萬度,可供工廠全年13%的電力消費需求。”工廠總經理全志輝介紹。
“像尚美一樣,2015年以來,共有200余家企業開展了綠色能力建設項目。”蘇州工業園區經發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園區能源審計工作已在2015年實現重點用能單位的全覆蓋,目前已擴大至能耗1000噸標煤以上工業企業。2015—2019年間,百余家企業進行了400多個項目改造,實現節能量8.38萬噸標煤。
工業企業和園區是生產制造過程的重要載體,也是綠色制造體系構建責任主體。工信部節能司有關負責人說,“十三五”以來,各地工業企業、園區創建多家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示范企業,充分發揮試點示范的突破帶動作用,在電子、紡織、鋼鐵、化工等多個重點行業成功研發了一批制約行業綠色轉型的關鍵共性技術,輻射和帶動了重點省份或區域工業高質量發展。
鞏固成效仍需從技術創新和放管服改革發力
生產方式的綠色化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這就意味著,工業企業不僅要實現生產過程清潔化、高效化,更要將綠色制造的理念貫穿于生產全流程。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制造業企業正在將綠色制造作為下一步的轉型方向。
“當前我國工業綠色轉型雖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成效并不穩固,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工信部節能司有關負責人指出,下一步應在技術創新、政策體系上持續用力。
——以技術創新驅動工業綠色發展。“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相比實施末端治理,具有明顯的經濟優勢。”該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要由單項技術、單項工藝、單種產品的創新,向大規模、集成化、深層次創新轉變,聚焦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開發節能環保集成技術,提供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
——以放管服改革創新工業節能管理方式。一方面,應深入挖掘節能潛力,通過完善節能監察執法和節能診斷服務“雙輪驅動”的工業節能管理機制,激發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另一方面,也要進一步完善財政、價格、稅收、金融政策,推行綠色金融,持續釋放工業綠色發展潛力。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