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電力大規模集中式生產建設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電力的發展趨勢將是分散式、多元化的,有些新功能對大電網來說,或是技術上不容易實現,或是代價高不經濟,需要新的“有機細胞”為大電網提供補充。
微電網的概念由此應運而生。相對于大電網,微電網除了電力傳輸功能外,還涵蓋分布式電源、用電負荷、配電設施、監控和保護裝置等,發、配、用俱全,“源-網-荷-儲”一體化運營,稱得上是“小而全”的綜合能源系統。
在運行上,微電網更加靈活,可實現自我控制和自治管理,具備并離網切換與獨立運行能力。當與大電網相連時,由大電網發揮作用,一旦大電網發生故障或者電能質量不能滿足需求,微電網會快速斷開與大電網的聯系,完全靠自己來發電。
另外,微電網可實現新能源就地消納,改善新能源隨機性及接入可靠性低等問題,對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微電網還是多種新技術融合的重要載體,將帶動分布式能源、智能控制、儲能等相關產業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可見,發展微電網前景廣闊。從2015年開始,國家推出多個支持政策,并在2017年啟動28個微電網示范項目,江蘇、浙江等地也規劃了發展目標,出臺了管理辦法。然而,幾年過去了,微電網卻一直不溫不火,與市場對綜合能源服務、能源互聯網、儲能等新業態的趨之若鶩形成鮮明對比。示范項目也大都停留在技術應用探索階段,基本沒有形成成功可復制的案例,更談不上從運營中獲得盈利。
這與其他一些試點示范項目情況相似,比如,多能互補試點23個、“互聯網+”智慧能源試點55個、增量配電試點404個,在推進中都十分艱難,有的還沒開始就夭折了、有的貼著“新業態”的標簽裝著“舊業務”的酒、有的被虧損苦苦拖累。能夠有所建樹的,大多還是國網、南網這些大集團推動的技術底子好、“不差錢”的項目。
為何這些代表能源未來、一片藍海的新業態都“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微電網等新業態的商業模式實質上依然沿襲傳統的“賣電”模式,而用電量并沒有高速增長,盈利空間也就十分有限;二是微電網支撐多能互補、并網離網的智能控制技術還不成熟,控制系統集成度不高,運行效率和可靠性偏低,即使一些進展相對較好的試點項目,距離設想的技術水準都差距很大;三是尚未形成適應微電網運行的價格機制和市場機制,微電網主要消納分布式的光伏、風電、天然氣等,價格高于大電網價格,市場競爭力弱。
針對這些問題,建議一方面從市場機制入手,出臺微電網參與輔助服務市場、需求側響應、現貨市場的相關政策,鼓勵微電網內建立購售雙方自行協商的價格體系,構建冷、熱、電多種能源市場交易機制;一方面從創新商業模式入手,微電網企業要從“賣電”“吃差價”的盈利模式中跳出來,研究信息時代下用能需求新變化,探索開拓新服務;一方面從技術入手,微電網要采用先進的互聯網及信息技術,實現能源生產和使用的智能化匹配及協同運行,真正以新業態方式參與電力市場,同時完善微電網相關標準設計;最后,要認真對每個試點項目進行評估分析,總結經驗,找出問題。
微電網發展依然任重道遠。其實,不但是我國,國際能源領域的每一次新技術的應用、新產業的入市,都一樣有陣痛和難產,夭折的更是不在少數。更何況我們正在探索的微電網、“互聯網+”智慧能源這些新事物都不是簡單的轉型升級,而是對傳統供需方式的顛覆,是一場基因再造的革命,成功一定是來之不易的。
今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19個智能光伏試點示范項目中,5個微電網項目名列其中,這為微電網再次啟動注入強心針,另外,近年光伏、儲能等技術不斷創新,成本大幅下降,這也將向微電網傳導,提高微電網的經濟性。應該說,相對于試點初期,發展微電網各方面條件培育得更加成熟了,機遇更加好了,我們應把握有利條件,分析解決問題,推動微電網健康有序發展。
原文首發于《電力決策與輿情參考》2020年8月7日第31期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