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華電集團投資建設的海外燃煤電站———巴厘島一期3×14.2萬千瓦燃煤電站。華電集團供圖
當今,我國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積極發展與海外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對加強我國煤炭國際合作具有重大意義,有利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化解國內過剩產能,推動煤炭產業轉型發展,促進我國煤炭企業拓展發展空間,提升國際競爭力。
國內外現實呼喚我國煤炭行業“走出去”
我國煤炭行業加快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煤炭資源分布不均衡,現實促使煤炭行業“走出去”開辟發展新路。而國外對煤炭資源、技術的渴求也呼喚著我國與其合作發展。
煤炭開采與利用過程會造成水資源破壞、大氣污染、地表植被破壞、土地退化和塌陷等環境問題。我國對大氣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日益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能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隨著生態建設持續加碼,迫切需要煤炭行業加快轉型。
當前,我國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煤炭行業深入進行“去產能、調結構”。把握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我國煤炭市場新形態下,煤炭企業推動自身產業升級、加強產業轉型發展、提升行業全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神華科學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雷表示:“我國需要深入研究分析煤炭行業參與國際煤炭市場的競爭能力,充分發掘并利用自身優勢,理性看待并著力彌補現有劣勢,需求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合理設計我國煤炭行業參與‘一帶一路’競爭的發展路徑,進一步‘走出去’參與競爭。”
此外,我國煤炭資源分布不均衡,中原和南方缺煤但用量大,長期以來需要長距離的北煤南運、西煤東運,運輸成本很高。適度進口國外優質煤炭資源到我國東南沿海缺煤地區,對于緩解煤炭開采地區生態環境壓力、減輕北煤南運、西煤東運壓力和降低東部地區煤炭使用成本都是有益的。
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顯示,煤炭儲量方面,截至2018年底,俄羅斯探明儲量為1603.64億噸,占全球探明總儲量的15.2%;印度探明儲量為1013.63億噸,占全球探明總儲量的9.6%;印度尼西亞探明儲量為370億噸,占全球探明總儲量的3.5%。產量方面,所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2018年煤炭產量超過1億噸的國家有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南非,其他國家產量尚不足我國產量的十分之一。
“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煤炭儲量大,而開發程度較低。這些國家煤炭消費市場廣闊,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煤炭資源以滿足本國需求,為我國煤炭領域“走出去”提供了有利條件。
煤炭行業全方位布局參與國際競爭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我國煤炭行業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下將迎來進一步的發展,開拓煤炭消費空間,推動國內煤炭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許多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甚至嚴重不足。“一帶一路”構想采用資本輸出的方式,幫助沿線國家進行公共交通領域基礎設施的建設,如機場、港口和道路等。2014年,我國與包括印度、新加坡在內21個國家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用以支持各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期,中國政府成立“絲路基金”,重點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與金融合作提供資金支持與保障。
從技術角度看,我國煤炭企業目前在地質勘查、煤礦建設、復雜煤層開采、安全技術等方面已經出現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其中許多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帶一路”煤炭資源協同開發中,輸出我國先進的煤炭開采技術和裝備,不僅可以提高相應國家的煤炭開采能力,更可以提升我國在世界煤炭領域的影響力。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研究員梅新育表示:“‘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由于開采技術限制,煤炭資源沒有得到很好地開發利用。我國將自身先進的技術帶到相關煤炭資源大國,幫助這些國家更好地利用煤炭資源。
例如巴基斯坦煤炭儲量豐富,而每年卻大量進口煤炭。我國煤電超超臨界機組整體技術裝備居于世界領先水平,將先進的煤電技術帶到巴基斯坦,幫助其充分利用煤炭資源,可有效解決當地電力短缺問題,有利于巴基斯坦縮小貨物貿易逆差,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煤炭企業形成典型對外發展模式成績卓著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及相關政策的支持下,中國煤炭企業積極布局、嘗試,依據海外不同的地域特點,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對外發展模式,成績卓著。
我國煤炭企業進入南亞、東南亞煤炭行業,發揮自身技術及管理優勢,助力當地發展。例如2015年8月28日,開灤礦業工程有限公司與印度佳亞特里項目公司簽訂了江基拉煤礦項目服務合同,開灤礦業工程公司負責江基拉煤礦設備安裝、回采技術指導及設備操作、維修等工作。2016年12月,該礦以產煤20萬噸/月的成績刷新了印度同類煤礦月產量紀錄。開灤集團于2017年2月拿到了續簽合同,在印度煤炭市場打響了品牌。
未來,我國應推動技術創新升級,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發揮煤炭行業在國際上的技術引領作用,加大對能源戰略型前沿技術和重大應用技術的研發支持力度。完善煤炭科技創新體系,廣泛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技術,充分發揮行業協同創新潛力,組織煤炭科研院所、企業聯合開展重大科技攻關,形成推進我國煤炭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深入分析煤炭行業粗放式管理的原因,研究制定系統、科學、統一的管理模式,提高煤炭行業的科學化、精益化管理水平。
我國采取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與蒙古國和中亞地區進行深度合作。中亞地區(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國)與蒙古國在礦產資源開發情況類似,這些國家煤炭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但是國內的煤炭行業發展資金支持不足,普遍沒有構成完整的生態產業鏈,一般以礦山采掘與初級產品貿易為主,上游資源勘探產業與下游產品深加工銷售環節嚴重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當地的煤炭綜合利用與煤炭產業國際競爭力。中國煤炭企業抓住良機,積極與當地政府、企業開展合作洽談,通過資本布局,以聯合當地企業成立合資公司或取得當地企業股權的方式,進行煤炭行業的全產業鏈布局,實現互利共贏。
未來,我國應加快煤炭開發全產業鏈化輸出步伐,包括煤礦開采裝備、專業技術輸出和煤電聯營建設等內容,推動產品、人力、技術的全方位輸出,努力提高中國煤炭開采裝備和煤電建設在世界煤炭行業中的占有率。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