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治理后的福民公園水清河暢。(馮?攝)只要0.7秒就可捕獲汽車“黑尾巴”、讓地溝油“變身”生物柴油……隨著國家一系列環保新政密集出臺和推行,在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進程中,各地掀起生態環境治理的新浪潮,環境產業釋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
環境治理產業如何加速從“小而散”轉向“大而強”的格局?對此記者走訪了相關企業和行業協會。
市節能環保產業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環境產業的發展趨勢將從末端治理向綠色制造、綠色消費、清潔生產和資源的回收再利用等新場景轉移,從“看得見”的污染向“看不見”的污染延伸。
0.7秒捕獲汽車“黑尾巴”多地政府用上“寧波造”設備
今年5月1日起,國家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實施更嚴新標準。
“在雙車道或三車道的馬路兩側擺放設備,只需0.7秒就可捕捉到尾氣超標的機動車……”在寧波南部濱海新區,浙江多普勒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余學春表示,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和國家對生態環保的日益重視,盡管汽車尾氣排放檢測設備屬于細分市場,但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十分可觀。
2017年8月,浙江多普勒反向收購北京公司后在南部濱海新區正式投產,第一代多普勒尾氣檢測設備下線。“這項自主創新技術從研發到投產前后花了13年時間。”余學春說,多普勒的尾氣檢測設備主要面向政府專業檢測機構,一改市場上常見的遙感檢測手段,采用激光的光源,通過光譜分析,“靈敏度高,檢測的光程也較長,適用于雙車道或者三車道”。
隨著國家汽車尾氣遙感監測技術標準的出臺,2017年多普勒尾氣檢測設備銷售額超過8000萬元。目前,河北、河南、浙江、湖南、新疆和山東等地政府部門都用上了“寧波造”汽車尾氣檢測設備。
去年以來,多普勒二代和三代產品在延續一代技術基礎上,彌補了相關缺陷,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品的性價比。去年,浙江多普勒的銷售額達到1.47億元,今年預計達到2億元。
“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自主創新和人才的引進。”余學春說,當前多普勒的核心研發團隊都來自清華,其中有不少人直接參與國家“863”計劃項目。近兩年來,企業僅研發投入就超過2000萬元。
利用激光技術進行汽車尾氣檢測在全球尚屬領先。眼下香港、澳門環境署的相關人士正與多普勒對接洽談相關合作和后續運維事宜。
“專吃”地溝油讓油水變清水2萬家單位和企業更清爽
眼下,在寧波工程學院,涉及4個食堂的污水處理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再過半個月左右,這些污水處理設備將正式運行,可徹底解決學校食堂餐飲廢水油污難分離的難題。
項目建設現場,數十平方米的地面被挖成一個深約1.5米的大凹槽,大槽被均分為若干行,每行設置了一套完整設備,由6個小槽組成,每個小槽上方都有鋼板覆蓋。“這些餐飲污水首先通過進水管排放到左邊的第一個小凹槽,然后從左至右經過三級到五級的生化處理,最終實現達標排放。”作為污水處理設備研發企業,寧波麗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恒峰介紹。餐飲企業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高濃度的動植物油脂、懸浮物及各種雜物,如果不能對這樣的污水進行有效處理,久而久之便凝結成塊,堵塞下水道,且不易疏通。而傳統的隔油池顯然已經無法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2003年開始,杜恒峰專注餐飲廢水處理。
為了讓這些地溝油變廢為寶,麗景研發的餐飲含油污水處理技術于2010年5月被列為國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如今讓杜恒峰更為高興的是,麗景還成為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者和制定者。目前,寧波有2萬家左右的政府機關食堂和餐飲企業采用了麗景的污水處理設備。
在某政府機關食堂的后廚外,打開處理凹槽上方的鋼板蓋,被隔開的每行凹槽里,從左至右顏色不斷變化。在最左邊的那行凹槽里,一股腥臭刺鼻的油污味撲面而來,上面漂浮著厚厚一層紅黃色油脂。經過處理后,最終流進下水管道的污水已經變成了略呈乳白色的普通自來水模樣。
“可別小看這些小槽,它們不僅裝有特制的生物處理器,底下還鋪有一層厚厚的生物床,對污水中油脂的分離率基本可達到99%,而傳統自制的簡易隔油池或者以重力為原理的油水分離器,對油脂的分離能力僅為30%至40%。”杜恒峰說。
在寧波市場的基礎上,麗景環保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市場已經拓展至上海、廣州、重慶、杭州、安徽等地,企業的產值也從最初的幾十萬元增加至幾千萬元。眼下隨著垃圾分類成為熱點,相信餐飲廢水處理市場會迎來爆發性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餐飲廢水處理,杜恒峰開始更多地思考地溝油到何處去的問題。他告訴記者,麗景從2009年起進行地溝油的加工和利用,直到現在也僅限于把廢油加工成生物柴油、機械切削潤滑油等“初加工”項目。隨著生物航煤油試飛成功,地溝油在我國的使用邁入新階段。杜恒峰期盼,能夠把發展的觸角伸入煉制航空燃油這樣的“深加工”領域,加快推進地溝油的合理利用與轉化。
從月湖治水到巢湖養護生態服務才能贏得大市場
提起寧波天河水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讓人首先想到的是由該企業承接的月湖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
“月湖治水行動就像一場高科技應用的綜合戰,別看湖面水波不興,其實湖底下進行了大改造。”在天河水生態負責人張波看來,從湖水被抽干、清淤,運用生態耦合技術,重新構建了月湖近自然型生態環境,整個過程運用了世界一流水平的生物鈍化技術。“通過打造一套內循環系統,最終讓月湖水‘活’了起來。”
目前,根據自動監測站檢測到的月湖水質情況,系統凈化流量達到每天1.6萬立方米,按整個月湖40萬立方米計算,20多天就凈化一遍,水質穩定在Ⅳ類標準。“月湖的水生態治理去年全部完成,投資3600多萬元,已經進入了運營養護期,盡管企業到現在還沒有盈利,但是月湖治水工程帶來的經驗和模式為我們企業提供了一條新的經營思路。”張波說。
2006年起,天河水生態從營建房產景觀水系發展到承接政府大型PPP治水項目。近幾年,除了月湖項目,天河水生態相繼承接了寧波區域內多條河道和公園水體的治理及運維養護。憑借數十項領先全球的自主知識產權,天河水生態登上了全球權威刊物。
隨著國家“水十條”等水環境治理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和實施,天河水生態將發展眼光瞄向了更多的國內市場。最近,天河水生態和某央企合作完成了對安徽巢湖十五里河下游濕地的水生態治理,目前項目進入了運維養護期,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鄭州,由其承接的大型景觀水治理和維護項目也在加緊推進中。
“作為生態環保企業,要把眼光放長遠,要從環境治理型轉向生態服務型,以此贏得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這位負責人說。按照企業的發展目標,今年企業的產值將會出現階段性井噴。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