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透露,該公司按照“兩加強、一保障”的原則,推動特高壓配套電源全部移出緩建名單,在運9回特高壓直流通道平均利用小時同比增加201小時。這意味著隨著配套電源的陸續建設,特高壓輸電效率、聯網能力將進一步提高。
此前,由于配套電源滯后,導致部分特高壓直流輸電效率沒有完全發揮,如世界首條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由于配套火電電源未投運,使得該工程最大輸電能力僅為450萬千瓦,低于設計能力800萬千瓦;晉北-江蘇特高壓直流工程除網對網匯集450萬千瓦電力外,僅有神泉一期2×60萬千瓦機組明確為配套改接電源,其余3座、402萬千瓦配套電源此前在國家停緩建名單內,未能充分發揮該直流800萬千瓦的外送電能力。
同時,配套電源滯后也影響特高壓的聯網能力。如在運的蒙西-天津南、榆橫-濰坊兩條特高壓交流工程均在河北有落點,但由于配套電源建設相對滯后,特高壓輸電能力未完全發揮;為提升晉北、晉中交流特高壓通道利用效率,山西500千伏“西電東送”通道調整為點對網通道,涉及的4座、342萬千瓦點對網外送電源此前亦在國家停緩建名單內。
據悉,正是特高壓等電網輸送效率提升,助力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大幅增長,并促進了新能源消納。上半年,國網經營區市場化交易電量79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7%,省間交易電量46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國網經營區新能源發電量30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4%,新能源利用率96.1%,提高2.8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