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能源署(IEA)發布最新報告稱,受能源需求激增和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達到330億噸。
IEA指出,由于全球經濟強勁以及世界某些地區供暖和制冷需求增加,2018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2.3%,主要由化石燃料帶動,是2010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的兩倍,這導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創紀錄的330億噸,較2017年增長1.7%,增幅中約1/3來自煤炭,究其原因是亞洲國家仍在新建燃煤電廠。
《金融時報》報道稱,IEA首次評估了化石燃料使用對全球氣溫升高的影響。根據IEA計算,自工業化時代以來,煤炭是導致“全球溫度升高的最大單一來源”,全球平均氣溫每上升的1攝氏度中,來自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貢獻”了超過0.3攝氏度。
盡管全球都在努力減少碳排放量,但去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仍然只高不低,進而導致整體排放量出現大幅增長。IEA指出,去年石油需求增長1.3%、煤炭消費增長0.7%,天然氣需求則實現自2010年以來最快速增長,較2017年增長4.6%。“去年也可以被視為天然氣的另一個黃金年。”IEA署長比羅爾坦言。
按國家劃分,印度、美國去年排放量增幅最大,英國等歐洲國家和地區的排放量普遍下降。IEA數據顯示,去年,印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了4.5%;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了3.1%,扭轉了2017年的下降趨勢。歐洲排放量下降了1.3%,日本則實現了連續第5年排放量下降。
無獨有偶,美國榮鼎咨詢公司(RhodiumGroup)2月時發布的美國2018年碳排放報告,數據幾乎和IEA一致。報告中指出,美國去年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飆升3.4%,漲幅是過去20年來第二高。2014至2017年間,美國能源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曾持續下降。
榮鼎咨詢表示,由于民眾用電增加,去年美國僅來自發電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增長了1.9%。此外,飛機航班和汽車尾氣也有所增加,導致交通行業整體碳排放量上漲1%,工業制造業的碳排放量也出現顯著提升。
福布斯網站指出,榮鼎咨詢評估和分析的數據主要來自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因此具備參考價值。對此,斯坦福大學研究溫室氣體排放趨勢的教授RobJackson表示:“毫無疑問,我們正在喪失減排的動力。”
“去年全球能源需求出現驚人增長,是近10年來增速最快的一年。”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這似乎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供暖和制冷是能源需求增長的最大驅動因素之一。”
比羅爾強調,去年全球能源需求增幅“十分特殊”且“令人震驚”,長此以往世界將離氣候目標越來越遠。增幅1.7%相當于增加了5.6億噸的碳排放量,這幾乎是航空業去年全年排放量。此外,這也是碳排放量連續第二年出現增長,2014至2016年間碳排放量基本持平。
IEA另外指出,煤制天然氣行業可以避免近6000萬噸的煤炭需求,向低碳天然氣轉變也有助于避免95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沒有煤制天然氣,全球碳排放量增幅將超過15%。
路透社撰文稱,雖然去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仍在穩步上揚,但顯然無法跟上能源需求激增的步伐。綠色電力裝機的大幅增長難擋全球碳排放量上升的態勢,這進一步說明全球應該在所有方面采取更緊急的行動,以努力遏制氣候變化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
IEA數據顯示,去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約7%、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長4%。風能、太陽能、水電、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球發電總量的26%,而煤炭發電占比仍高達38%。
“去年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增幅僅占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45%。”比羅爾表示,“顯然,可再生能源增長并未與社會電氣化增速保持同步,綠色電力的增長速度和規模還應該更快更大,否則難以實現長期氣候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核能發電也出現增長,截至去年底,全球核能發電量已經達到2010年的水平。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導致全球核電事業減速。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