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注中國,尤其是中國經濟。事實再次證明,面對異常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巨輪在驚濤駭浪中繼續行穩致遠。上半年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內在穩定性協調性進一步增強,轉型升級成效突出,新動能茁壯成長,質量效益持續改善,民生保障不斷提升,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
一是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不斷鞏固。我們堅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在6.7-6.9%的區間;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連續3個月低于5%;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生產形勢持續向好。夏糧獲得較好收成;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增幅較去年全年提高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8%,增速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內需增長基本穩定。市場銷售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4%;投資結構持續優化,民間投資增長8.4%,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3個月加快。
二是“三大攻堅戰”扎實推進,補短板強弱項取得積極進展。我們堅決貫徹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對打好“三大攻堅戰”的各項部署,出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一系列重點舉措。潛在風險隱患增長勢頭得到遏制。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持續整頓規范,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監管加強,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加大。5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9%,持續保持低位。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調控持續加強,70個大中城市房價總體比較平穩。精準扶貧脫貧力度加大。聚焦重點任務、重點地區、重點群體,堅持精準方略,“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幫扶力度繼續加大,金融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扎實推進,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脫貧成效不斷顯現。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善。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整體提升,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3.2%。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前5個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1%,比上年同期上升2.5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
三是改革開放全面深化,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繼續增強。我們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宣布的擴大開放新的重大舉措,以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一系列深化改革文件。重點領域改革縱深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面實施,“放管服”改革效應繼續顯現,“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擴圍,產權保護力度加大,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進一步完善,國企國資改革加快推進,財稅金融改革深入實施。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活動更趨活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公布實施。外貿穩定增長,上半年,貨物進出口額同比增長7.9%,其中出口增長4.9%。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政策加快落實,實際使用外資683.2億美元,增長4.1%。實現對外投資571.8億美元,增長18.7%。
四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向深入,實體經濟發展成效更加明顯。我們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破除無效低效供給,著力增加有效供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不斷顯現。市場化、法治化去產能扎實有效,嚴控“地條鋼”死灰復燃,上半年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下調部分行業增值稅稅率等減稅降費政策紅利顯現,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31元。實體經濟效益明顯提升。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增強,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9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36%,比上年同期提高0.3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利潤增長9%。市場預期和信心保持較高水平。6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4.4%,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1.5%,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持續在擴張區間運行。
五是經濟結構更趨協調,高質量發展根基進一步夯實。我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產業發展向中高端邁進。工業結構繼續優化,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6%和9.2%,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4.9個和2.5個百分點。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國內需求加快升級。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和化妝品類同比分別增長10.6%、10.6%和14.2%,同比加快0.2個、0.5個和2.9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高于資本形成47.1個百分點。城鄉區域協同發展效應增強。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編制出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四大板塊”良性互動,東部地區穩定增長,支撐引領作用明顯,中部地區后發優勢持續顯現,西部地區發展較快,東北經濟繼續回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出臺,長江經濟帶生態共抓大保護格局不斷優化,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建設積極推進。
六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實施,經濟新動能加快成長。我們堅決貫徹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對切實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各項部署,大力優化創新生態。新主體新成果不斷涌現。上半年,全國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達到1.81萬戶。科技創新體制不斷完善,社會研發投入力度持續加大,發明專利數快速增長,前5個月,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3.9萬件。新產業新產品快速成長。上半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2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同比增長88.1%、23.9%、15%。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拓展。分揀機器人、無人機配售、面部識別支付等新技術逐步嶄露頭角,“互聯網+”與各行業各領域深入融合,網絡購物、平臺經濟等新業態高速增長。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0.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9.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
七是民生福祉持續改善,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滿足。我們聚焦制約民生發展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著力增加居民收入,著力加強民生保障。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實際增長6.6%,繼續快于人均GDP增速。其中,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8%、6.8%,農村居民收入增速繼續快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比上年同期縮小0.02。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繼續提升。各地加快出臺基本公共服務規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建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繼續提高。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逐步改善。公立醫院改革成效不斷深化。社會救助制度不斷完善。群眾住房得到更好保障。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啟動,上半年全國棚戶區改造新開工363萬套,公租房保障力度加大,住房租賃市場加快培育。
總的來看,上半年中國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增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打下良好基礎。當然,我們也看到當前國際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有所上升,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但我們始終有信心有能力戰勝這些前進過程中的風險挑戰。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