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國際能源署(IEA)、聯合國項目事務署(UNOPS)指導,中國能源研究會分布式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能源網等聯合主辦,國家電網公司、漢能控股集團等協辦的“2018未來能源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民德研究院院長、中國海油能源研究院原首席研究員陳衛東先生發表演講。
以下內容根據演講實錄整理摘編:
談未來能源,我先說最近的幾個感受,一個就是10月份看到殼牌英國主席發表的一篇文章說交通運輸燃料正進入"馬賽克"時代,馬賽克就是多元化。殼牌并購了歐洲最大的充電樁公司,殼牌英國同時開了三個為電動車充電充電廠。殼牌是在21世紀跨國石油公司中做轉型非常徹底的一個,它并購了BG,從一個上下游一體化石油公司,轉向天然氣上下游一體化的公司。到去年為止,世界上幾大跨國石油公司的天然氣當量產量全都超過了石油,這個轉型十年前就開始布局。而就在十年轉型的時候,中國的三桶油接手了大量海外的石油資產,在人家做轉型時期,我們還盯著石油,這是一個很大的反差。
隔一天高盛發布一份報告,叫做"從加油槍到充電樁"。好幾個歐洲國家先后宣布停止銷售內燃汽車,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要吸引投資的轉型。
中國現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已經達到14%了,和全世界并不差,別忘了中國是第一大能源消費國,能做到這一步,非常不簡單。現在中國在好些可再生能源是遙遙領先的,像光伏,50%的晶硅材料是中國生產的,80%的光伏組件是中國生產的。中國能源結構最大的問題在化石能源上,什么叫油氣時代?油+氣超過50%,而中國石油17%,天然氣不到7%,合起來不到25%,遠離這個油氣時代,中國還停留在煤炭時代。所以中國能源轉型艱難的地方是在化石能源之間的轉型。
美國天然氣消費已超過了煤炭,不再是煤炭為主的社會了。特朗普一上臺說要恢復煤炭,要退出巴黎協定。CNN梳理特朗普兌現承諾的情況,CNN走訪了所有的煤炭重新開張的企業,但是它只增加了500個新增就業崗位。因為天然氣已經比煤便宜了,干嗎還用煤炭啊?這非常有意思的數據,它就是油氣時代帶來的進步。
縱觀世界能源消費現狀,世界能源轉型正經歷三個峰值:
中國煤炭消費已到峰值;
美國石油消費達到峰值;
歐洲天然氣消費到達峰值。
1月1日新年第一天,德國可再生能源滿足全天的需要,這是非常具有指標性的數據。同樣一個指標,去年10月份,英國也實現了第一天完全沒有煤電的情況。2011年福島核電事故后,日本電力需求持續下降,這就是災變條件下的消費側的自我約束。
中國是世界能源最大消費國和能源投資國,世界也在期盼能源轉型的"中國模式"。未來30年,中國能源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將不斷增加,絕對增量也將領跑世界。
世界能源轉型不可逆轉,技術進步將是最根本的驅動力。可再生能源、儲能技術和能源效率提升,能源進入多元化發展。下一輪能源技術重大突破,如儲能技術重大突破之時,就是新能源時代到來之日。能源轉型從高碳到低碳到無碳,從低密度到高密度這種軌跡,清晰可見。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文明進步和我們人類的這個儲存技術是同步的,從狩獵到游牧,從采食葉果、植物到農耕,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儲存進步。現在我們到了電子時代,儲電是必然的,儲能是必然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儲能進步,到了我們可以完成一個和可再生完美配合的時候,是個什么景象。
所以回到原來那個地方,就是期待可再生能源+儲能有新的突破。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