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天然氣水合物的勘查開采起步晚,但進步快。”19日,在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開發高端論壇上,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楊勝雄教授透露,目前他們正在建設開采先導實驗區,已進行前期論證和實施方案準備等一系列工作,以加快海域試采進程,推進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
今年5月至7月,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在南海神狐海域連續產氣近60天,累計產氣量達30.9萬立方米,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
楊勝雄所在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是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及試采工作的主力隊伍。他表示,試采成功意義重大,不僅實現了可燃冰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的自主創新,且打破了我國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長期跟跑的局面,實現了我國在水合物領域的“領跑”,搶占了水合物科技創新高點。
人類是不是很快就可以利用可燃冰了?“我認為為時還早,現在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楊勝雄說,實現可燃冰能源開發,必須擁有足夠的資源儲量,安全的開發環境,可行的開發技術,同時有一定的商業利潤,才能實現真正的開發應用。但目前我國仍尚未完全具備這些條件。
“要加快可燃冰能源開發,必須大力發展自己的技術和裝備;同時,國家要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他表示,海上研發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需要更多的企業、機構參與到可燃冰能源開發才能加快發展速度。
責任編輯: 張磊